-
公开(公告)号:CN115654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8451.9
申请日:2022-10-2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航天海威激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完成激光信号方向定位,进而提高光信号精瞄效率和准确度的基于空间光束扫描的激光通信精瞄方法,利用光的反射特性,借助精瞄组件中扫描组件,将信号光投影到CCD上;同时集成图像处理算法,判断光斑的几何参数,便于接下来的跟踪,具体为:在粗瞄准结束后,信号光将发射到接收端所在区域附近且带有角度偏差,一个扫描机构将会把信号光反射至侧面的CCD阵列上,使信号光投影到CCD上形成光斑;通过图形处理单元,将CCD上收到的光斑转化为几何参数,从而确定CCD上信号光的入射角;再结合光斑对应的扫描机构旋转位置,通过计算单元确定信号光的方向,从而快速完成精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99410.1
申请日:2022-10-2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航天海威激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3 , H04B1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的多普勒频移模拟,且无需进行大量计算,整体结构简化的用于激光通信多普勒频移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彼此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平面反射镜一和平面反射镜二,平面反射镜一位置固定,平面反射镜二沿靠近/远离平面反射镜一的直线方向移动,所述反光镜组件设置在平面反射镜一与平面反射镜二之间,反光镜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反光镜调节架两侧的两个反光镜,两个反光镜分别与平面反射镜一或平面反射镜二相对设置,还设有棱镜移动平台,棱镜移动平台带动偏转棱镜在平面反射镜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842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98435.X
申请日:2022-10-2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航天海威激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B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完成激光信号方向定位,进而提高光信号精瞄效率和准确度的基于空间光束扫描的激光通信精瞄方法,利用光的反射特性,借助精瞄组件中扫描组件,将信号光投影到CCD上;同时集成图像处理算法,判断光斑的几何参数,便于接下来的跟踪,具体为:在粗瞄准结束后,信号光将发射到接收端所在区域附近且带有角度偏差,一个扫描机构将会把信号光反射至侧面的CCD阵列上,使信号光投影到CCD上形成光斑;通过图形处理单元,将CCD上收到的光斑转化为几何参数,从而确定CCD上信号光的入射角;再结合光斑对应的扫描机构旋转位置,通过计算单元确定信号光的方向,从而快速完成精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5782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26719.X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搜索照明装置,包括:激光模块设于转台上表面,激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激光模块用于发射并接收激光信号;转台与控制模块连接,转台用于带动激光模块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激光模块接收到的激光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转台旋转。本发明使用激光光束对水下目标进行照射,提高了发射光线的光学透过率,提高了光线传播的距离,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成像的效果,大幅提高了在深海海底的探测距离。本发明采用激光发射与接收同轴的结构,光线传输稳定且在同一轴线上,大幅提高了成像的稳定性。此外,本发明采用激光光束二维扫描的成像方案,通过第二反射镜的旋转以调整角度,从而降低了光源体积和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79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310565.9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105
Abstract: 一种模拟链路卫星光通信终端间相对瞄准角运动的平台,它涉及卫星光通信领域。它解决了利用现有的模拟卫星间相对角运动的平台无法对卫星链路动态跟踪性能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检测的问题,本发明的平台由上位计算机1、导轨控制器2、转台控制器3、一维导轨4和二轴转台5组成,上位计算机1解算出一组相应于二轴转台5和一维导轨4的期望位置,利用转台控制器3控制二轴转台5运动使二轴转台5达到与自身相应的期望位置,并利用导轨控制器2控制一维导轨4运动使一维导轨4达到与自身相应的期望位置,完成被测光通信终端7发生瞄准角度偏差的模拟。本发明适用于卫星间光通信终端链路情况的仿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156772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071922.0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它涉及一种星间光束捕获扫描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中继星对用户星的捕获方法捕获时间长的问题。其步骤为:步骤一:中继星终端向待扫描区域的一个扫描点发出信标光束;步骤二:中继星终端按时间间隔向待扫描区域中的下一扫描点发出信标光束;步骤三:当步骤一或步骤二所述的信标光束到达待扫描区域的同时,用户星终端发出回光光束;步骤四:中继星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步骤三中所述的回光光束,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中继星终端停止发出信标光束,此时,用户星位于前一扫描点处,中继星对用户星捕获成功。本方法适用于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2499.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071 , H04B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光耦合的光纤倾斜和离焦高精度检测方法,S1.制备微光纤,S2.将辅助光路装调装置安装在工装上且与光纤耦合光路相结合,S3.将快反镜姿态控制在初始位置,使激光光斑的中心点位于微光纤的中心点,观察并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干涉条纹的数据和光纤的接收光强的数据,S4.调整快反镜姿态,使激光光斑扫描微光纤的端面,观察并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干涉条纹的数据,S5.对采集到的干涉条纹的数据进行分析,S6.当干涉条纹和光纤耦合效率的结果符合指标,则将辅助光路装调装置进行拆除;本发明消除光纤离焦和倾斜对激光通信终端的干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对光纤的位置和端面进行高精度的检测,提高激光通信终端的可靠性和激光通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79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10310565.9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118
Abstract: 一种模拟链路卫星光通信终端间相对瞄准角运动的平台,它涉及卫星光通信领域。它解决了利用现有的模拟卫星间相对角运动的平台无法对卫星链路动态跟踪性能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检测的问题,本发明的平台由上位计算机1、导轨控制器2、转台控制器3、一维导轨4和二轴转台5组成,上位计算机1解算出一组相应于二轴转台5和一维导轨4的期望位置,利用转台控制器3控制二轴转台5运动使二轴转台5达到与自身相应的期望位置,并利用导轨控制器2控制一维导轨4运动使一维导轨4达到与自身相应的期望位置,完成被测光通信终端7发生瞄准角度偏差的模拟。本发明适用于卫星间光通信终端链路情况的仿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6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042499.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071 , H04B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光耦合的光纤倾斜和离焦高精度检测方法,S1.制备微光纤,S2.将辅助光路装调装置安装在工装上且与光纤耦合光路相结合,S3.将快反镜姿态控制在初始位置,使激光光斑的中心点位于微光纤的中心点,观察并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干涉条纹的数据和光纤的接收光强的数据,S4.调整快反镜姿态,使激光光斑扫描微光纤的端面,观察并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干涉条纹的数据,S5.对采集到的干涉条纹的数据进行分析,S6.当干涉条纹和光纤耦合效率的结果符合指标,则将辅助光路装调装置进行拆除;本发明消除光纤离焦和倾斜对激光通信终端的干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对光纤的位置和端面进行高精度的检测,提高激光通信终端的可靠性和激光通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782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326719.X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搜索照明装置,包括:激光模块设于转台上表面,激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激光模块用于发射并接收激光信号;转台与控制模块连接,转台用于带动激光模块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激光模块接收到的激光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转台旋转。本发明使用激光光束对水下目标进行照射,提高了发射光线的光学透过率,提高了光线传播的距离,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成像的效果,大幅提高了在深海海底的探测距离。本发明采用激光发射与接收同轴的结构,光线传输稳定且在同一轴线上,大幅提高了成像的稳定性。此外,本发明采用激光光束二维扫描的成像方案,通过第二反射镜的旋转以调整角度,从而降低了光源体积和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