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496020.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既有铁路桥梁可靠度综合评估方法,属于桥梁监测技术领域。提出风险因素的选取原则、识别方法及识别过程;建立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而后进一步划分层次结构;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等级评定标准,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建立风险因素的故障树模型并映射成贝叶斯网络模型;确定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及非根节点的条件概率;进行贝叶斯网络的诊断推理以及实现程序化。本发明解决了既有铁路桥梁可靠度评估问题,实现了对桥梁结构整体的可靠度预测,在桥梁结构整体失效的情况下,诊断事故致因,识别关键致险路径;可判断桥梁结构整体的健康状态,诊断桥梁事故的关键致因,建立多层次有重点的综合桥梁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485547.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Q10/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梁式桥评估的条件概率的求解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确定环境因素;构建评估网络;根据网络中节点因素进行试验;得出节点信息;定义网络第二层节点失效的判断依据并求解失效概率分布列、统计记录模拟结果;提炼评价桥梁结构安全性、使用性及耐久性的极限状态方程;求解出在网络第二层节点的各种状态条件下的条件概率的分布列;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桥梁评估网络;将条件概率作为贝叶斯网络的输入参数,对造成桥梁安全性能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反向诊断,评估事故致因。本发明为桥梁维修加固及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为贝叶斯网络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的条件概率获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96020.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既有铁路桥梁可靠度综合评估方法,属于桥梁监测技术领域。提出风险因素的选取原则、识别方法及识别过程;建立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而后进一步划分层次结构;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等级评定标准,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建立风险因素的故障树模型并映射成贝叶斯网络模型;确定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及非根节点的条件概率;进行贝叶斯网络的诊断推理以及实现程序化。本发明解决了既有铁路桥梁可靠度评估问题,实现了对桥梁结构整体的可靠度预测,在桥梁结构整体失效的情况下,诊断事故致因,识别关键致险路径;可判断桥梁结构整体的健康状态,诊断桥梁事故的关键致因,建立多层次有重点的综合桥梁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85547.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Q10/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梁式桥评估的条件概率的求解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确定环境因素;构建评估网络;根据网络中节点因素进行试验;得出节点信息;定义网络第二层节点失效的判断依据并求解失效概率分布列、统计记录模拟结果;提炼评价桥梁结构安全性、使用性及耐久性的极限状态方程;求解出在网络第二层节点的各种状态条件下的条件概率的分布列;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桥梁评估网络;将条件概率作为贝叶斯网络的输入参数,对造成桥梁安全性能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反向诊断,评估事故致因。本发明为桥梁维修加固及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为贝叶斯网络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的条件概率获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158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402324.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间隙扫描振镜激光-热丝复合焊接方法及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焊接方法存在熔敷率低,热输入大,焊接变形大的技术问题,其包含以下步骤:(1)在待焊工件之间开出带厚钝边的深U型坡口;(2)将待焊工件清洗;(3)调整激光器和焊枪的角度,将激光束与电弧在焊缝处共同作用形成熔池,在不填丝的情况下完成打底焊;(4)将激光束通过扫描振镜传输到待焊工件的焊缝中,热丝电源将焊丝进行预热并由送丝机构将焊丝送至激光束和电弧的作用点,使焊丝熔化熔覆于焊缝中;(5)将激光束与焊枪复位,调整送丝机构与激光束的角度,完成工件的多层多道焊接。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复合焊接技术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