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598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03380.4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S4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应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对称式两级平面反射聚集方法,涉及一种对称式两级平面反射聚集方法。为了解决目前的太阳能量聚集系统方案存在聚集能流分布不均匀、光斑形状与太阳电池形状不匹配和跟踪难度高的问题。建立反射系统: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分别布置一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两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以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轴为轴对称设置,在两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的焦点两侧分别对称布置一个二级斜平面反射镜;使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呈现的两个椭圆型光斑完全重合,求取反射系统的最佳结构参数,对反射系统进行跟踪误差调控;通过在两个维度下调控在轨运行的反射系统,使太阳能电池阵实现聚集能流。它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聚集能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1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8277.X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一种高温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它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太阳能吸热器的换热效率低,导致太阳能的高温热利用受到限制的问题。三层直径不等的圆筒同轴设置,位于最外层的圆筒的外壁上加工有两个进气孔,三层直径不等的圆筒之间形成两个环形腔室,所述两个环形腔室相互连通,位于最内层的圆筒壁上沿轴向依次加工有三圈通孔;三个内径一致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圆柱形多孔陶瓷吸热芯和三个内径依次渐缩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沿吸热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内嵌在吸热器壳体内,最内层圆筒壁上的三圈通孔与三个内径一致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对应设置,三个内径依次渐缩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由内向外内径依次渐缩设置。本发明用于太阳能空气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5509339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1027925.6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60
Abstract: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电高效转换的自由面二次反射聚光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电高效转换的聚光系统。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传统太阳能碟式聚集系统的吸热腔体的入口面积有限,不能接收全部光斑的能量,会对其进行截取,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系统由一次镜、二次镜和接收器组成;一次镜、二次镜和接收器均是轴对称结构,且一次镜、二次镜和接收器三者同轴;接收器是由吸热器和聚光光伏电池板和法兰组成,聚光光伏电池板安装在法兰的外侧;二次镜的自由曲面的确定方式如下:一、起始和目标点的离散;二、二次镜自由曲面离散点的求解;三、绘制二次镜曲面。本发明应用于太阳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50933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7925.6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60 , F24S23/71 , F24S20/20 , F24S2023/87 , H01L31/0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电高效转换的自由面二次反射聚光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电高效转换的聚光系统。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传统太阳能碟式聚集系统的吸热腔体的入口面积有限,不能接收全部光斑的能量,会对其进行截取,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系统由一次镜、二次镜和接收器组成;一次镜、二次镜和接收器均是轴对称结构,且一次镜、二次镜和接收器三者同轴;接收器是由吸热器和聚光光伏电池板和法兰组成,聚光光伏电池板安装在法兰的外侧;二次镜的自由曲面的确定方式如下:一、起始和目标点的离散;二、二次镜自由曲面离散点的求解;三、绘制二次镜曲面。本发明应用于太阳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12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98277.X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一种高温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它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太阳能吸热器的换热效率低,导致太阳能的高温热利用受到限制的问题。三层直径不等的圆筒同轴设置,位于最外层的圆筒的外壁上加工有两个进气孔,三层直径不等的圆筒之间形成两个环形腔室,所述两个环形腔室相互连通,位于最内层的圆筒壁上沿轴向依次加工有三圈通孔;三个内径一致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圆柱形多孔陶瓷吸热芯和三个内径依次渐缩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沿吸热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内嵌在吸热器壳体内,最内层圆筒壁上的三圈通孔与三个内径一致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对应设置,三个内径依次渐缩的圆环形陶瓷吸热芯由内向外内径依次渐缩设置。本发明用于太阳能空气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12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410003379.1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基于卡塞格林反射原理的旋转式太阳能聚光方法,涉及一种可调节型太阳能高倍聚光方法。为了解决目前的现有太阳能聚集系统的光路的控制以及接收面的布置不够灵活的问题。建立聚集系统:设置二次镜与一次抛物面共享一个焦点,将接收面布置在二次镜的共轭焦点处;再将二次镜绕所述一次抛物面旋转,根据接收面需要设定的位置求取二次镜的结构参数,同时在保证二次镜能接收到所述焦点的所有聚集光线的条件下,基于几何光学原理求解所述二次镜绕一次抛物面旋转角度的最大值;在二次镜绕一次抛物面旋转角度的最大值的范围内调节接收面和二次镜使聚集系统的接受面能实时接收聚集能流。所述二次镜为双曲面或半椭球凹面。它用于太阳能高倍聚集能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65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731410.9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温太阳能吸热器,涉及一种太阳能吸热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的太阳能吸热器内部常出现几个甚至几十个大气压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光学窗口的隔热与密封性能降低,同时入口法兰会出现变形、内部密封材料变质导致窗口碎裂、整个吸热器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光学窗口、金属片、陶瓷纤维毡、法兰、石墨垫片和水冷靶台组成;金属片通过耐高温树脂胶与光学窗口连接,外侧法兰和外侧金属片通过耐高温树脂胶连接,内侧法兰和内侧金属片中间夹着陶瓷纤维毡,内侧法兰和外侧法兰的中间的外侧夹着一个石墨垫片,水冷靶台的下部设置进水口,水冷靶台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太阳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65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731410.9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温太阳能吸热器,涉及一种太阳能吸热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的太阳能吸热器内部常出现几个甚至几十个大气压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光学窗口的隔热与密封性能降低,同时入口法兰会出现变形、内部密封材料变质导致窗口碎裂、整个吸热器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光学窗口、金属片、陶瓷纤维毡、法兰、石墨垫片和水冷靶台组成;金属片通过耐高温树脂胶与光学窗口连接,外侧法兰和外侧金属片通过耐高温树脂胶连接,内侧法兰和内侧金属片中间夹着陶瓷纤维毡,内侧法兰和外侧法兰的中间的外侧夹着一个石墨垫片,水冷靶台的下部设置进水口,水冷靶台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太阳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3380.4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S4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应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对称式两级平面反射聚集方法,涉及一种对称式两级平面反射聚集方法。为了解决目前的太阳能量聚集系统方案存在聚集能流分布不均匀、光斑形状与太阳电池形状不匹配和跟踪难度高的问题。建立反射系统: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分别布置一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两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以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轴为轴对称设置,在两个一级偏轴抛物反射面的焦点两侧分别对称布置一个二级斜平面反射镜;使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呈现的两个椭圆型光斑完全重合,求取反射系统的最佳结构参数,对反射系统进行跟踪误差调控;通过在两个维度下调控在轨运行的反射系统,使太阳能电池阵实现聚集能流。它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聚集能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12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03379.1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基于卡塞格林反射原理的旋转式太阳能聚光方法,涉及一种可调节型太阳能高倍聚光方法。为了解决目前的现有太阳能聚集系统的光路的控制以及接收面的布置不够灵活的问题。建立聚集系统:设置二次镜与一次抛物面共享一个焦点,将接收面布置在二次镜的共轭焦点处;再将二次镜绕所述一次抛物面旋转,根据接收面需要设定的位置求取二次镜的结构参数,同时在保证二次镜能接收到所述焦点的所有聚集光线的条件下,基于几何光学原理求解所述二次镜绕一次抛物面旋转角度的最大值;在二次镜绕一次抛物面旋转角度的最大值的范围内调节接收面和二次镜使聚集系统的接受面能实时接收聚集能流。所述二次镜为双曲面或半椭球凹面。它用于太阳能高倍聚集能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