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自复位减震抗倒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2455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10959.4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自复位减震抗倒塌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实现对框架结构的耗能减震及抗连续倒塌的问题。它布置在框架结构的两根梁与两根柱合围区域内,滑动支座与上方的梁固接,且所述滑动支座上水平加工有长孔,两根金属支柱的下端分别与下方的梁铰接,两根金属支柱的上部分别与滑动支座通过长孔滑动连接,每根金属支柱的顶端各绕设有一根SMA丝,每根SMA丝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绕设金属支柱的两侧,且均与下方的梁固接。将耗能减震、自复位及抗连续倒塌进行综合设计,减轻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并且在框架结构局部破坏失效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整体结构的倒塌破坏。

    树脂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589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6703.X

    申请日:2013-06-14

    Abstract: 树脂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它涉及一种树脂沥青老化试验设备及方法,以解决采用氙弧灯或开放式碳弧灯无法对树脂沥青进行老化试验的问题。设备:灯架设置在紫外线老化恒温箱中,四只紫外灯管水平固定在灯架的顶部,四只紫外灯管通过电线并联设置。方法:一:制备试件:a、制备树脂沥青试;b、制备树脂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c、制备树脂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二:将老化组全部放入紫外线老化恒温箱中;将室温组放在室内;三:待21天后,将老化组全部取出;四:a、对树脂沥青试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b、对树脂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进行测试;c、对树脂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弯曲试验。本发明用于树脂沥青老化试验。

    沥青体积膨胀收缩系数测定仪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8526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7649.6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沥青体积膨胀收缩系数测定仪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材料的体积膨胀收缩系数测定仪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设备测定沥青膨胀收缩系数由于受沥青粘附性及蠕变性的影响,难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只能测定沥青的线膨胀系数的问题,它包括顶盖、底座和玻璃管,底座包括连接体和底板,连接体插装在第一凹槽内且二者可拆卸连接,连接体的上端面与第一凹槽的底面密封,第二凹槽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室,测定方法的主要步骤是:步骤一、测定仪组装;步骤二、指示剂的体积膨胀或收缩系数确定;步骤三、沥青试件的制作及体积测定;步骤四、沥青试件体积膨胀或收缩系数的测定;步骤五、沥青试件体积膨胀或收缩系数的计算。本发明用于沥青体积膨胀收缩系数的测定。

    仿生学脊骨式柱-摇摆柱混合抗震可恢复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321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03570.6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学脊骨式柱-摇摆柱混合抗震可恢复结构体系,包括均匀支撑在各层的楼板的四周的若干钢脊骨式柱和至少一根钢摇摆柱,底部的若干钢脊骨式柱的底端均固定在基础上,顶端固定在最下一层的楼板上,其余若干钢脊骨式柱的两端均固定在相应的楼板上,若干钢脊骨式柱与基础和各层的楼板之间组成框架结构,每根钢摇摆柱的底端均与基础通过万向铰连接,顶端穿过各层楼板,每根钢脊骨式柱均包括钢柱一、钢柱二、钢柱三和若干预应力钢筋;三个钢柱从上到下通过锥形凸起与倒锥形凹陷拼接,若干预应力钢筋在各钢柱内壁上沿圆周均匀布置,若干预应力钢筋贯穿整根钢脊骨式柱。本发明具有可装配性、有减震、抗震可恢复和抗倒塌的能力。

    树脂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589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236703.X

    申请日:2013-06-14

    Abstract: 树脂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方法,它涉及一种树脂沥青老化试验方法,以解决采用氙弧灯或开放式碳弧灯无法对树脂沥青进行老化试验的问题。设备:灯架设置在紫外线老化恒温箱中,四只紫外灯管水平固定在灯架的顶部,四只紫外灯管通过电线并联设置。方法:一:制备试件:a、制备树脂沥青试;b、制备树脂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c、制备树脂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二:将老化组全部放入紫外线老化恒温箱中;将室温组放在室内;三:待21天后,将老化组全部取出;四:a、对树脂沥青试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b、对树脂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进行测试;c、对树脂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弯曲试验。本发明用于树脂沥青老化试验。

    一种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2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42538.1

    申请日:2013-04-23

    Abstract: 一种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冷补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存在可压实性能差,易松散的问题。一种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由纤维冷补沥青和集料制备而成。方法:一、按质量百分比称料;二、混合,即得到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本发明优点: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相比于现有冷补沥青混合料(无纤维),在充分养生的条件下其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松散性均有显著提高,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道路建设,能显著提高路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

    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自复位减震抗倒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2455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310959.4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自复位减震抗倒塌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实现对框架结构的耗能减震及抗连续倒塌的问题。它布置在框架结构的两根梁与两根柱合围区域内,滑动支座与上方的梁固接,且所述滑动支座上水平加工有长孔,两根金属支柱的下端分别与下方的梁铰接,两根金属支柱的上部分别与滑动支座通过长孔滑动连接,每根金属支柱的顶端各绕设有一根SMA丝,每根SMA丝的两端分别位于其所绕设金属支柱的两侧,且均与下方的梁固接。将耗能减震、自复位及抗连续倒塌进行综合设计,减轻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并且在框架结构局部破坏失效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整体结构的倒塌破坏。

    沥青体积膨胀收缩系数测定仪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852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177649.6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沥青体积膨胀收缩系数测定仪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材料的体积膨胀收缩系数测定仪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设备测定沥青膨胀收缩系数由于受沥青粘附性及蠕变性的影响,难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只能测定沥青的线膨胀系数的问题,它包括顶盖、底座和玻璃管,底座包括连接体和底板,连接体插装在第一凹槽内且二者可拆卸连接,连接体的上端面与第一凹槽的底面密封,第二凹槽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室,测定方法的主要步骤是:步骤一、测定仪组装;步骤二、指示剂的体积膨胀或收缩系数确定;步骤三、沥青试件的制作及体积测定;步骤四、沥青试件体积膨胀或收缩系数的测定;步骤五、沥青试件体积膨胀或收缩系数的计算。本发明用于沥青体积膨胀收缩系数的测定。

    一种用于消能器和主体结构连接的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211472921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216035.X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消能器和主体结构连接的连接件,主体结构为由若干梁和柱组成的框架结构,连接件包括两个铰链和两个L型钢柱,两个铰链固定在框架结构的上下梁上,且彼此相对,两个L型钢柱的长边端头与位于上方的铰链铰接,两个L型钢柱的短边端头与位于下方的铰链铰接,两个L型钢柱的直角分别通过消能器与下方的梁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连接件在结构层间位移较大时,容易导致消能器快速屈服并破坏,使消能器在结构后续变形中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消能器和主体结构连接的连接件,该新型连接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更好地发挥消能器的作用,减轻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仿生学脊骨式柱-摇摆柱混合抗震可恢复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12129533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364260.8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学脊骨式柱‑摇摆柱混合抗震可恢复结构体系,包括均匀支撑在各层的楼板的四周的若干钢脊骨式柱和至少一根钢摇摆柱,底部的若干钢脊骨式柱的底端均固定在基础上,顶端固定在最下一层的楼板上,其余若干钢脊骨式柱的两端均固定在相应的楼板上,若干钢脊骨式柱与基础和各层的楼板之间组成框架结构,每根钢摇摆柱的底端均与基础通过万向铰连接,顶端穿过各层楼板,每根钢脊骨式柱均包括钢柱一、钢柱二、钢柱三和若干预应力钢筋;三个钢柱从上到下通过锥形凸起与倒锥形凹陷拼接,若干预应力钢筋在各钢柱内壁上沿圆周均匀布置,若干预应力钢筋贯穿整根钢脊骨式柱。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装配性、有减震、抗震可恢复和抗倒塌的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