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27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8102.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BG500钢制轴承零件组织腐蚀方法,本发明涉及BG500钢制轴承零件组织腐蚀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BG500钢由于耐蚀性能优秀,导致晶粒度腐蚀显现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一、制备腐蚀剂,其中腐蚀剂由高锰酸钾、浓硫酸和水混合而成;高锰酸钾、浓硫酸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7‑8)mL:(80‑100)mL;二、将BG500钢制轴承试样浸泡在腐蚀剂中,然后进行腐蚀,若在60~65℃下进行腐蚀,则腐蚀时间为10~15min;若进行常温腐蚀,则腐蚀时间为8~12h。本发明解决BG500不锈钢晶粒度难题,晶粒度满足6级或更细要求。本发明应用于BG500钢制轴承零件组织腐蚀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54208.9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IPC: B23K26/362 , B23K26/60 , B23K26/70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氮不锈钢打字区耐腐蚀性能的激光打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高氮不锈钢打字区耐腐蚀性能的激光打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氮不锈钢轴承激光打标后,出现了打标位置耐腐蚀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调节激光焦点、激光功率、打标速度,配合高压氮气吹扫冷却,获得激光打标字体清晰、美观,打字区呈现马氏体浮突特征,并且无微裂纹、无气孔,耐腐蚀性能未下降。本发明应用于金属材料表面激光加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705651.0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一种提高滚动轴承油润滑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表面改性处理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提高摩擦副表面润滑性能方法,产生的表面织构微米级的凹坑会引起轴承滚道面的疲劳剥落,引起轴承的早期失效的技术问题。方法:一、超声清洗:二、等离子体刻蚀处理:三、将真空室内气压恢复常压,取出轴承套圈,完成。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轴承钢表面进行刻蚀,制备出碳化物凸出于马氏体基体的表面微观结构。润滑油存储在马氏体基体被刻蚀掉后形成的凹坑内,凸出的碳化物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在高温、高速、重载服役环境下的油润滑性能,延长轴承的服役寿命。本发明处理的轴承套圈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1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91025.X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7/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6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加速混凝土水化产物溶蚀测量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加速混凝土水化产物溶蚀测量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测量混凝土水化产物溶出存在的试验过程缓慢和现有技术适应性受限制的问题,装置包括阴极圆筒形测试区、阳极圆筒形测试区、阴极端方形底座、阳极端方形底座、阴极板、阳极板、螺母、螺杆、试件固定区、接线柱和圆形排气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测量范围宽,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好,耐久性好。同时,改变本装置试件槽的形状即可获得不同形状的试件,便于测量其他因素与溶蚀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发明应用于混凝土水化产物溶蚀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5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54208.9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IPC: B23K26/362 , B23K26/60 , B23K26/70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氮不锈钢打字区耐腐蚀性能的激光打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高氮不锈钢打字区耐腐蚀性能的激光打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氮不锈钢轴承激光打标后,出现了打标位置耐腐蚀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调节激光焦点、激光功率、打标速度,配合高压氮气吹扫冷却,获得激光打标字体清晰、美观,打字区呈现马氏体浮突特征,并且无微裂纹、无气孔,耐腐蚀性能未下降。本发明应用于金属材料表面激光加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95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9441.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IPC: B21K1/04
Abstract: 一种BG500钢制大尺寸轴承套圈的锻造方法,它属于轴承套圈锻造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锻造技术难以解决BG500钢制大尺寸轴承套圈锻坯开裂、外径麻纹和尖角裂纹的问题。方法:一、车削及加热;二、锻造后得待辗扩坯料;三、待辗扩坯料辗扩成形后用石棉包裹红装进行退火,出炉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降低了后续锻造过程中棒料外表面缺陷导致坯料外径产生麻纹的风险,保证坯料在锻造过程中处于合理的加工温度窗口,同时能够避免坯料出现未热透或晶粒粗大的现象;锻造过程中加垫石棉,有效避免热坯料降温过快导致的锻造开裂现象;在锻件成形后用石棉包裹红装进行退火,有效避免坯料表面升降温过快、内部应力导致的开裂现象,产品成形质量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82118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407243.6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它涉及一种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它要解决现有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差且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韧性差的问题。工艺:一、淬火过程:轴承钢在1000‑1150℃下处理10‑60min;二、碳分配过程:在150‑450℃下处理0.5‑60min;三、回火过程:在500‑600℃下处理0.5‑2h,回火1‑3次。本发明解决了轴承钢中非稳定残余奥氏体对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可提高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保证轴承的尺寸精度,可于轴承钢中引入一部分稳定残余奥氏体,提高材料强韧性,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经处理后轴承钢硬度与传统Q‑T工艺基本一致,韧性可提高40%‑90%。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5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0312.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渗碳钢抗疲劳细晶渗碳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提高渗碳轴承钢的抗疲劳性能。抗疲劳细晶渗碳层的制备方法:一、在低压真空气氛对渗碳钢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处理采用多段脉冲工艺,控制渗碳温度为950~960℃,进行补充扩散处理,氮气冷却后得到带有渗碳层的渗碳钢;二、对带有渗碳层的渗碳钢进行高温淬火,控制淬火温度为1050~1120℃,得到带有渗碳层亚微米晶的渗碳钢;三、在‑70℃~‑80℃的温度下对带有渗碳层亚微米晶的渗碳钢进行深冷处理,最后在540~550℃的温度下保温回火处理多次。本发明通过亚微米晶的制备,实现细化晶粒和促进碳化物弥散析出,提高了渗碳层抗疲劳性能,疲劳极限强度提高了近5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3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705651.0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一种提高滚动轴承油润滑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表面改性处理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提高摩擦副表面润滑性能方法,产生的表面织构微米级的凹坑会引起轴承滚道面的疲劳剥落,引起轴承的早期失效的技术问题。方法:一、超声清洗:二、等离子体刻蚀处理:三、将真空室内气压恢复常压,取出轴承套圈,完成。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轴承钢表面进行刻蚀,制备出碳化物凸出于马氏体基体的表面微观结构。润滑油存储在马氏体基体被刻蚀掉后形成的凹坑内,凸出的碳化物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在高温、高速、重载服役环境下的油润滑性能,延长轴承的服役寿命。本发明处理的轴承套圈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821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407243.6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8 , C21D9/40 , C21D2211/001
Abstract: 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它涉及一种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它要解决现有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差且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韧性差的问题。工艺:一、淬火过程:轴承钢在1000?1150℃下处理10?60min;二、碳分配过程:在150?450℃下处理0.5?60min;三、回火过程:在500?600℃下处理0.5?2h,回火1?3次。本发明解决了轴承钢中非稳定残余奥氏体对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可提高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保证轴承的尺寸精度,可于轴承钢中引入一部分稳定残余奥氏体,提高材料强韧性,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经处理后轴承钢硬度与传统Q?T工艺基本一致,韧性可提高40%?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