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影胶和熔融石英砂的人工透明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893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017047.1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影胶和熔融石英砂的人工透明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成:熔融石英砂150~190份,UV无影胶60~100份;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熔融石英砂和UV无影胶,并将熔融石英砂分成3~6份;浇筑:向透明模具中加入一份熔融石英砂,再加入UV无影胶将熔融石英砂淹没,搅拌透明模具中的物料进行排气后用真空泵对物料抽真空处理;采用相同的浇筑步骤将剩余熔融石英砂和UV无影胶逐份浇筑到透明模具中;用紫外灯照射混合物料使熔融石英砂和UV无影胶固结在一起;对透明模具进行拆模,得到人工透明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品透明度高、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等优点。

    结合气囊的孔内充气径向预压真空排水板装置及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84637.8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气囊的孔内充气径向预压真空排水板装置及排水系统,排水板装置包括塑料排水板、包裹于塑料排水板局部的气囊以及至少一个与气囊连接的充气管;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多个排水板装置以及用于对气囊充气的充气机构;依据地基加固要求,选择相应的排水板装置,并将其充气管与充气机构连接,或间隔选择排水板装置,并将其充气管与充气机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塑料排水板的一部分连接气囊,通过气囊膨胀施加径向附加荷载,增加土中超孔压,有利于加速孔隙水的排出,改善传统塑料排水板抽排范围不大的缺点,弥补已有方法不足,能够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优化的真空预压排水板装置及排水系统。

    新能源停车场的公交充电桩综合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379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482220.2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停车场的公交充电桩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量装置,用于采集充电机的用电信息;供配电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各供配电系统各回路的运行状态数据;车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车位到位状态和充电状态;充电监控装置,分别与充电机、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和计量装置连接,通过车辆电源管理系统获取电池状态和运行信息、结合计量装置采集的用电信息,控制充电机工作;服务端,分别与计量装置、供配电检测装置、车位检测装置和充电监控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优点,能够为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持续发展和政府规划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加快新能源公交车辆大量投入使用的步伐。

    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内帘式混合井及工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5598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52910.1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内帘式混合井及工作方法和应用,该混合井包括排水井、升降隔水组件和充气加压组件,其中:排水井在土体含水层的位置处设有滤水管,滤水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水孔;升降隔水组件具有可在排水井内升降的隔水帘,隔水帘与排水井内壁之间隔有空隙;充气加压组件由包围于隔水帘外表面的充气膜以及用于为充气膜充气的充气机构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基坑降水工程,能够自由控制疏干‑降压排水井内不同深度处的地下含水层进行排水,使降水井可以一次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井点布置,缩短降水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稳定性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3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56020.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稳定性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其中,该监测方法具体为:球形摄像机拍摄隧道初始全局图像;微波雷达对隧道初始全局图像进行标定,以布设八个虚拟监测点;激光测距仪测量八个监测点的初始定位距离;微波雷达跟踪八个监测点的位置数据;根据八个监测点位置数据的变化,激光测距仪对应跟随监测点发生角度转动,以分别测量八个监测点的实时定位距离;根据激光测距仪转动角度以及八个监测点的初始定位距离和实时定位距离,由计算机计算八个监测点的位移数据,基于中夹岩稳定性判据,判断得到中夹岩稳定性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构建监测体系,形成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全面整体地监测隧道结构变形。

    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内旋双板隔水式共用混合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84669.8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内旋双板隔水式共用混合井及应用,该混合井包括排水井、隔水组件和充气加压组件,其中:排水井在土体含水层的位置处设有滤水管,滤水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水孔,且滤水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隔水组件由扭转联动机构、隔水挡板和隔水气囊组成,隔水挡板具有与滤水管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扭转联动机构用于带动隔水挡板与滤水管通过螺纹连接,隔水气囊位于隔水挡板的下方;充气加压组件用于向隔水气囊内充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基坑降水工程,能够自由控制疏干-降压排水井内的地下含水层进行排水,使降水井可以一次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井点布置,缩短降水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对孔转帘混合井及工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28887.X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疏干-降压的对孔转帘混合井及工作方法和应用,该混合井包括排水井、扭转联动单元、和充气加压组件,其中:排水井在土体含水层的位置处设有滤水管,滤水管具有透水孔;扭转联动单元由扭转组件和隔水帘组成,隔水帘呈筒状,内部设有多个可充气气囊,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隔水帘可在扭转组件的作用下在滤水管内转动,使调节孔与透水孔重合或错开,从而将透水孔关闭或打开;充气加压组件用于向可充气气囊内充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基坑降水工程,能够自由控制疏干-降压排水井内的地下含水层进行排水,使降水井可以一次开挖至基坑设计深度以下,从而可以减少井点布置,缩短降水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土样原状改良与渗透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370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26505.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样原状改良与渗透性能测试系统,主要用于综合改良现场原状土样并具有测试其渗透性能参数的功能。该装置由土样改良渗透装置、改良溶液循环设备及其动力设备三部分构成,针对实验室常用的土样尺寸,设计的土样改良渗透装置尺寸大体上与之相匹配,其作为土体改良时的容器并兼具测定渗透性能参数的功能,由环刀、套筒、密封圈、透水石、进排水管、上下盖组成。土体性质参数的改变依托于改良溶液的循环流动实现,这一部分由水头箱、进水箱组成。可变压常压空压机、真空泵动力设备主要为溶液的稳定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效果可靠、易于掌握、可拆卸组装等优点。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坑工程立体化监测网络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32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10955819.7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坑工程立体化监测网络的实现方法,涉及光纤传感器于围护支撑结构上的布设方案、围护支撑结构整体的变形受力分析、生成应变分布云图,依托于光纤的光波分子与入射光散射形成的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对应变、温度敏感特性与BOTDA传感优势,得益于光纤传感器的精确、稳定、实时的监测优点,可通过将构件上的光纤布置成立体化的监测网络,进而对基坑工程内的围护支撑构件等进行全面立体的变形、受力监控,实时的监控数据导入surfer生成结构的应变分布云图,是可视化立体化的监控量测方法。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2727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799153.0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装置,涉及岩土工程现场检测及安全防范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加热系统、测温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加热系统用于加热地下连续墙后的土体,使渗漏水与光纤之间存在温度差;测温系统用于测量光纤的初始温度值以及加热土体后地下连续墙内的温度场;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用于处理温度数据,并获取发生渗漏的部位以及获得渗漏部位的渗漏速率;同时本装置充分利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来铺设光纤和导热丝,使纵向的光纤与横向的导热丝形成了网状分布式光纤,节约了成本;本装置还利用加热系统来加热渗漏水,对渗漏区温差起到放大作用,不需要对光纤表面进行处理,并保证了光纤的灵敏性,简化了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