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失调误差不敏感的非球面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4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36708.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失调误差不敏感的非球面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S1:给定系统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输入到光线追迹计算模型,追迹模型均以CGH衍射面建立基准坐标系并取坐标网格矩阵;S2:加入载频,分离不需要的衍射级次,基于光线追迹方法计算级次分离距离,判断最小分离距离是否大于给定的小孔光阑半径,缩小参数取值范围,若全部不满足则修正参数初始取值范围;S3:基于光线追迹方法计算CGH衍射面相位,计算CGH最小线宽,根据最小加工线宽缩小参数取值范围;本发明系统设计旨在确保CGH在满足可加工条件下,减少非需要的衍射级次光和非球面失调对面型检测产生的误差,降低利用光学设计软件研究的时间成本,辅助面型检测,实现高效且高精度的检测。

    一种植入性颈内动脉恒速注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10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021986.3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性颈内动脉恒速注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采用在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顶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即密封又能够被针头刺破的密封盖和密封塞,在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前端设置由单向流通门覆盖的注射开口,通过控制器控制流速和时间,驱动恒速注射微量泵推动注射器,将癌细胞或注射药物通过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注射开口流入颈总动脉血管;本发明能够简便手术方法、精简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将完全改变小鼠颈内动脉注射的动物模型的手术方式,不需要缝扎小鼠的颈外动脉,不会损伤迷走神经和血管,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平台三维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10830.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平台三维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架,包括由激光干涉仪和标准球面镜头组成的干涉光路模块,所述标准球面镜头配合设置在激光干涉仪上,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固定螺孔。本发明设计的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平台三维测量装置及方法,利用计算全息元件的定位区域完成调零校正,通过计算全息元件的测量区域与安装在待测光学平台上的非球面参考反射镜,通过干涉测量待测平台的俯仰角、偏航角和沿平台法线方向的位移,利用自准直原理扩展倾角测量范围,并将测量结果通过外接PC显示,方便测量人员调零校正和实时观测结果,它具有高精度、非接触和实时测量的优点。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80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0468938.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本发明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起降结构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一种植入性颈内动脉恒速注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10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21986.3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性颈内动脉恒速注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采用在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顶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即密封又能够被针头刺破的密封盖和密封塞,在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前端设置由单向流通门覆盖的注射开口,通过控制器控制流速和时间,驱动恒速注射微量泵推动注射器,将癌细胞或注射药物通过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注射开口流入颈总动脉血管;本发明能够简便手术方法、精简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将完全改变小鼠颈内动脉注射的动物模型的手术方式,不需要缝扎小鼠的颈外动脉,不会损伤迷走神经和血管,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0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68938.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本发明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起降结构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一种颈总动脉植入装置及植入性颈内动脉恒速注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356032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0037716.7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总动脉植入装置及植入性颈内动脉恒速注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顶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即密封又能够被针头刺破的密封盖和密封塞,在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前端设置由单向门覆盖的注射开口,通过控制器控制流速和时间,驱动恒速注射微量泵推动注射器,将癌细胞或注射药物通过颈总动脉植入导管的注射开口流入颈总动脉血管;本实用新型能够简便手术方法、精简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将完全改变小鼠颈内动脉注射的动物模型的手术方式,不需要缝扎小鼠的颈外动脉,不会损伤迷走神经和血管,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5059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20810649.8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起降结构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