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1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56694.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ESD手术辅助机器人,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有三个输送不同手术配件的功能模块箱,所述功能模块箱的上端通过合页设有盖板,功能模块箱的内部中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分成储存腔和回收腔;所述储存腔的前侧壁上设有配件出口,储存腔的内部设有推送轨道。该用于ESD手术辅助机器人,具有无菌储存、收纳配件,配合医生进行穿刺与注射;快速回收不需要的配件,实现更快的配件转换功能;可通过屏幕触屏选择需要的配件和脚踩来释放配件等ESD手术过程中最需的操作配合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22285558U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20324260.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结肠镜下嵌顿粪石的清理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活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外防护管的前后两侧,活动杆后侧端设置有旋转板,活动杆的前侧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石勺,外防护管的前侧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活动杆位于转动环内侧,活动杆与转动环活动连接。活动杆的设计使得取石勺可以在结肠镜的引导下灵活移动和旋转,从而可以准确地到达嵌顿粪石的位置,进行有效的清理,通过铰接连接杆和转动环,取石勺可以在活动杆的带动下改变角度,从而提高了取石效率,同时利用取石勺实现一次性大量粪石的清理,同时利用取石勺外侧壁无尖锐角的形状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活检钳存在穿孔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922532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0600870.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2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辅助式小肠镜外套管伸缩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带身和手柄,所述带身的一侧设置有环带,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孔,且两个滑孔的内壁之间与带身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带身的顶部设置有卡扣。本实用新型,通过带身连接环带于内镜操作手柄上面的两个固定块中,将外套管主体固定在手柄上面的两个曲面板之间,操作手柄上面的带身开关完成带身的延长及收缩,然后辅助完成外套管进出小肠腔,辅助医生便捷、省力的完成单人操作,气囊小肠镜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463318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2921395.2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血凝块清除帽,其包括帽体和切割网,帽体为前后贯通的中空柱状结构,帽体的尾端套在内镜的前端部,帽体的前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切割网,切割网与帽体前端具有一定的间距,切割网的网眼直径小于2.8mm。由于清除帽的帽体内设置有切割网,当胃腔内有血凝块时,内镜对准血凝块直接吸引,血凝块在进入内镜活检钳道之前必先通过切割网,利用切割网将血凝块切割成微小的血块,微小的血块在进入内镜钳道内时会不堵塞钳道,从而使内镜能够快速吸引,尽快清除血凝块,使胃粘膜暴露,胃镜视野清晰,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找出血灶或者进行止血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19306651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20052174.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内镜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沿轴向设置有贯穿两端的内镜通道,所述管体的前端外壁沿轴向铺设有若干层防漏层,所述防漏层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橡胶薄片,同一所述防漏层上相邻所述橡胶薄片之间紧密接触,且相邻所述防漏层上的所述橡胶薄片交叉排列设置,所述管体的末端管口设置有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上开设有弹性插入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内镜套管,通过在管体的顶端设置多个橡胶薄片,当管体插入食管或肛门时,多个橡胶薄片相互配合对管体与食管或肛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实现密闭效果,防止胃内液体、气体等从间隙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218186807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1208069.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术的体位固定枕,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三角枕和长方体枕,所述三角枕和长方体枕的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绑绳一。通过将三角枕设置在患者胸腹部,使患者上半身处于俯卧右倾卧位,并让三角枕的锐角部分顶住/固定组身体与床形成的夹角,使患者胸部置于三角枕的斜面上,辅助固定患者体位;设置的长方体枕的枕区域主要用于放置右侧大腿与屈膝部,放置于长方体枕上,让患者在该体位上能保持放松的肌肉形态,帮助上半身的俯卧右侧卧位;通过设置的卡扣机构中将绑绳一和绑绳二固定,方便将固定枕整体与患者固定在一起,支撑效果更好,不会随着患者的移动发生体位的变形,提高手术操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968383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124551.0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结肠镜检查下肢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护理床,所述护理床的床尾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插接安装有腿部支撑机构,所述护理床的床尾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腿部支撑机构由输液杆、定位杆和脚踏板组成,所述定位杆与输液杆并排并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套装在输液杆和定位杆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腿部支撑机构能在患者不知觉蹬直双腿时予提供支点,使腿部受到反作用力后依然保持原来的体位,大大节省了为了保持患者体位的人力、操作时间,通过不同位置处的插接孔,可以调整腿部支撑机构的位置,便于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1496631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734890.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镜抓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消化内镜的多向抓钳结构,包括鞘管,鞘管的顶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内活动连接有内管,内管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一穿线孔内活动连接有柔性拉杆,内管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穿线孔,第二穿线孔内壁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柔性金属杆,内管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U形槽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该用于消化内镜的多向抓钳结构,通过螺纹杆带动柔性金属杆移动,可以调整夹钳与内管之间的角度,配合转动内管可以实现多向调节,从而使夹钳可以在任意位置对尼龙圈进行夹持固定,也有利于多个抓钳位置的分布,提高抓钳对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973086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20900567.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镜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辅助消化内镜全管路灌流培养的固定装置。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内镜夹持板,所述内镜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手柄放置槽,所述内镜夹持板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部放置槽,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安装有管路悬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实现消化内镜全方位的固定,同时管路悬挂装置的高度位置和支撑杆的高度位置均可调节,能够根据消化内镜整体的长度进行自适应调节,以便于对消化内镜进行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217430271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0455537.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消化内镜胃肠道支架调整工具,属于医疗工具领域,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鞘管,所述鞘管内活动连接有拉钩。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第一滑块就可以对拉钩伸出鞘管的长度进行调节,需要使拉钩伸出鞘管的长度更长时只需要向左推动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向左移动时会推动拉钩向左移动,当需要使拉钩收进鞘管内时只需要向右推动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向右移动时会推动拉钩向右移动,当需要调节拉钩的角度时直接转动转动块,转动块转动时会通过伸缩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时会带动拉钩在鞘管内转动,从而通过此种方式对拉钩的伸出鞘管的长度和自身的角度进行调节,让拉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进而减轻医疗人员的负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