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333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348699.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内核表面的微孔选择性透过层,所述内核的材料为贵金属或其合金纳米粒子,所述微孔选择性透过层的材料为贵金属或其合金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9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50878.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热氧化处理的方法,在催化剂的表面诱导偏析生成一层一定厚度的选择性包裹层,能够有效地阻隔一氧化碳毒化氢气氧化活性位,具有高的一氧化碳耐受性能。该方法快速、高效以及低廉,在高温条件下通入含少量氧气的惰性气氛对催化剂进行诱导偏析,催化剂表面会生成一层一定厚度的选择性包裹层。该催化剂不仅保持其本身高的氢气氧化活性,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抗一氧化碳毒化的性能。

    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3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348699.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内核表面的微孔选择性透过层,所述内核的材料为贵金属或其合金纳米粒子,所述微孔选择性透过层的材料为贵金属或其合金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9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550878.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热氧化处理的方法,在催化剂的表面诱导偏析生成一层一定厚度的选择性包裹层,能够有效地阻隔一氧化碳毒化氢气氧化活性位,具有高的一氧化碳耐受性能。该方法快速、高效以及低廉,在高温条件下通入含少量氧气的惰性气氛对催化剂进行诱导偏析,催化剂表面会生成一层一定厚度的选择性包裹层。该催化剂不仅保持其本身高的氢气氧化活性,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抗一氧化碳毒化的性能。

    一种吸痰车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56848U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23143478.9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车,包括车架,车架分成两层设置,上层包括上板面和抽屉,抽屉滑动连接于上板面下方的车架内,上板面设有吸痰碗a座、吸痰碗b座、生理盐水瓶座,吸痰碗a座、吸痰碗b座、生理盐水瓶均以压紧卡合形式设置,上板面还设有与之向垂直的竖板,竖板上设有槽。抽屉内分格设置,并且包括压舌板格、口咽通气管格、无菌手套格、听诊器格、手电筒格和拉舌钳格。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吸痰碗a座、吸痰碗b座、生理盐水瓶座压紧卡合形式设置,对应扣紧吸痰碗a、吸痰碗b、生理盐水瓶,并且吸痰管以放置形式固定,避免转运吸痰车过程中发生侧翻,减少医院底板的污染。吸痰车下层还设置有垃圾桶,在吸痰过程中可进行放置垃圾。

    一种肱动脉术后辅助加压止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61270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22579266.9

    申请日:2022-09-28

    Inventor: 陈丽娜 毛贻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肱动脉术后辅助加压止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校正结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该实用新型,医护人员通过旋转丝杆可以调节注入到气囊内部空气的多少,空气注入的越多气囊膨胀的越大对肱动脉穿刺点处挤压的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对止血压力进行调节,医护人员可以隔半个小时反向旋转丝杆,来对止血压力进行释放一点,进而便于患者恢复,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代替了现有通过人手按压的方式,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