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8787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79701.7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一种大核二氧化硅包金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提供一种制备的内核金纳米粒子粒径较大,合成过程简单,周期短,产率高的大核二氧化硅包金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所述大核二氧化硅包金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内核为80~200nm金纳米粒子,外层为1~20nm二氧化硅。先合成粒径为12~60nm的金纳米粒子,再将粒径为12~60nm的金纳米粒子作为种子,合成粒径为80~200nm的金纳米粒子,最后在粒径为80~200nm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合成1~20nm二氧化硅壳层。在电催化、生物传感、生物成像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技术中具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1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16526.5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通过种子生长法先合成金纳米棒作为种子,然后通过调控铜离子浓度使钯在金纳米棒表面的沉积并成核生长,得到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其中,成核生长由外延生长向不连续分散生长转换。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易得,且通过调控金纳米棒的大小、表面活性剂浓度、铜离子浓度、还原剂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大小和粒度的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是一种可控的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性质,既可以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又具有催化性质,有望实现钯催化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064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070841.4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将聚吡咯药物释放技术与MEMS技术相结合,具备控制释放功能的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以单晶硅片为基底,通过微机电技术在硅片的表面构建由30~10000个金微电极组成的微电极阵列,微电极阵列中每个金微电极的通、断电状态为单独控制;将构建后的微电极阵列浸入由吡咯单体和磺化铝酞菁组成的电解质溶液中,然后采用恒电位法或循环伏安法在每个金微电极上生长掺杂磺化铝酞菁的聚吡咯膜,得到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064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70841.4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将聚吡咯药物释放技术与MEMS技术相结合,具备控制释放功能的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以单晶硅片为基底,通过微机电技术在硅片的表面构建由30~10000个金微电极组成的微电极阵列,微电极阵列中每个金微电极的通、断电状态为单独控制;将构建后的微电极阵列浸入由吡咯单体和磺化铝酞菁组成的电解质溶液中,然后采用恒电位法或循环伏安法在每个金微电极上生长掺杂磺化铝酞菁的聚吡咯膜,得到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132316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516526.5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通过种子生长法先合成金纳米棒作为种子,然后通过调控铜离子浓度使钯在金纳米棒表面的沉积并成核生长,得到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其中,成核生长由外延生长向不连续分散生长转换。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易得,且通过调控金纳米棒的大小、表面活性剂浓度、铜离子浓度、还原剂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大小和粒度的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是一种可控的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性质,既可以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又具有催化性质,有望实现钯催化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