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4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053535.0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16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感知混响特性的深度网络驱动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包括:训练步骤,训练混响感知网络RSN;驱动步骤,将训练得到的网络模型参数部署到实现系统或者终端硬件侧,在获得目标声源方向后,对麦阵实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不同环境下混响感知BCC特征提取,将部署完成训练的RSN网络模型并生成对应不同环境的去混响波束形成系数,以卷积运算的方式作用于原始信号上得到抗混响增强信号。通过直接调用已完成训练的网络模型参数,以不同环境下实时混响感知BCC特征作为输入生成对应不同环境的去混响波束形成系数,以深度网络驱动的方式进行抗混响语音增强处理,因而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在现场硬件平台部署并实时增强麦阵语音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69783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84625.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16 , G10L25/18 , G10L25/21 , G10L25/30 ,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抗混响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训练与预存步骤,响应于利用不同混响数据训练获得不同混响条件下的抗混响滤波器系数,形成抗混响滤波器系数库并预先保存以待后续选用;估计与匹配步骤,对麦克风阵列实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响特征提取,输入到混响程度分类器中进行估计,麦克风阵列根据估计结果选用预先保存的抗混响滤波器系数库,并在抗混响滤波器系数库中进行混响程度匹配选择调用合适的系数,将原始信号与经过混响程度匹配的抗混响滤波器系数进行抗混响滤波处理得到抗混响增强信号。本方法可在不同混响环境进行自适应抗混响处理,从而提高麦克风阵列在不同混响环境下的语音增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474546.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水声信号发射装置,其包括远程控制端、发射端以及发射换能器,远程控制端连接发射端,发射端连接发射换能器,远程控制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至发射端,发射端用于将第一信号转换成第二信号,并传输第二信号至发射换能器,发射换能器用于将第二信号转换成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发出,其中,发射端内嵌入有Q‑Learning算法,发射端基于Q‑Learning算法能够加强远程控制端与发射端之间的连接,并增强第二信号的发射。借此,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水声信号发射装置,解决传统水声信号发射机必须有线连接、无法远距离、只能单个作业和无法全天候工作的问题,并且可以保持无线链路的高质量和稳定性,能够应对船舶的漂移和多变的海洋信道等复杂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978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13867.1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声通信中非一致性多普勒估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多普勒因子进行粗估计获得多普勒频偏搜索范围(ε1,ε2),在多普勒频偏搜索范围(ε1,ε2)内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搜索间隔Δεf对接收的OFDM信号进行划分,获得多个预设的多普勒频偏;对多个预设的多普勒频偏进行重采样获得多个搜索信号,并且对多个搜索信号进行解调;计算多个搜索信号解调获得的多个预设的普勒频偏对应的误比特率,获取误比特率的最小值,最终获得多普勒频偏估计值。采用多普勒初步估计减小搜索范围后进行误比特率搜索的估计方法,极大地减小了搜索复杂度;通过定义误比特率最优多普勒将非一致多普勒估计问题转化为误比特率搜索问题,避免了对多径进行不同径、不同多普勒值复杂空间搜索。
-
公开(公告)号:CN10570226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10080008.2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16 , H04R1/32
Abstract: 带相位自校正功能的声聚焦麦克风阵列长距离拾音装置,涉及拾音设备。设有声聚焦机构、麦克风阵列、相位自校正模块、波束对准模块和语音增强模块;声聚焦机构用于麦克风声场的聚焦,声聚焦机构安装在麦克风前端;麦克风阵列用于多通道采集语音信号、前置处理和模数转换;相位自校正模块用于对每个麦克风阵列单元声聚焦引入的相位差进行自校正;波束对准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说话人方向调整各通道时延进行声源方向对准;语音增强模块用于运行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增强语音。结合声聚焦机构进行语音增强,具有对远距离语音的高质量拾音效果。采用相位自校正方法校正声聚焦机构引入的相位差,在形成声场聚焦效果的同时,保证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57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370030.7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谱减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联合处理的抗噪声声纹识别装置,涉及一种声纹识别装置。设有麦克风、前置放大模块、ADC电路、端点检测模块、信号分帧模块、谱减模块、第1MFCC特征提取模块、第2MFCC特征提取模块、第3MFCC特征提取模块、第4MFCC特征提取模块、当前模板、用户模块、第1DTW匹配模块、第2DTW匹配模块、第3DTW匹配模块、得分反馈模块、信息补偿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采用数字0~9作为口令进行基于孤立词的嵌入式声纹识别,并采用语音的信号域和模型域联合处理避免语音增强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造成的识别性能下降,改善噪声背景下的声纹识别性能。系统实现方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002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497016.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16 , G10L21/0332
Abstract: 一种可抑制移动噪声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装置,涉及一种麦克风语音增强装置。设有5元麦克风组成的等间距线阵、端点检测模块、语音波束形成器模块、固定系数滤波器模块、噪声波束形成器模块、语音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噪声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和自适应噪声对消器模块。等间距线阵输出端分别与端点检测模块、语音波束形成器模块和噪声波束形成器模块输入端连接,端点检测模块输出端一路经语音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语音波束形成器模块和固定系数滤波器模块接自适应噪声对消器模块;端点检测模块输出端另一路经噪声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噪声波束形成器模块接自适应噪声对消器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9945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5787.9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非相干水声通信索引扩频系统,涉及水声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将二进制信源经信道编码、交织、进制转换后,利用索引矩阵选择多个扩频码进行调制并线性叠加,再经载波调制、数模转换、功率放大后发射到水声信道。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带通滤波、数模转换、载波解调后,利用索引矩阵和概率矩阵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理论计算各比特的最大似然比进行解调,再经解交织和信道译码还原二进制信源。通过将索引调制技术应用于扩频系统,提高扩频码利用率,进而提高通信速率;同时设计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软判决解调接收机,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1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206768.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B13/02 , H04B1/69 , H04B1/707 , H04B1/7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长多径时延的分组直接序列扩频水声调制解调方法,属于水声通信领域。具体来说该方法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提出的一种采用分组PN码实现消除组间长多径时延影响的水声调制解调方法,首先对PN码进行分组设计形成PN码组,其次基于分组后的PN码组对信源信息进行调制,接着基于分组后的PN码组对信源信息进行解调。本发明提出的分组直接序列扩频水声调制解调方法,基于组内PN码的正交性克服短多径时延,基于组间PN码的正交性克服水下长多径时延,从而有效提升水声扩频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79052.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索引调制的多频移键控非相干水声通信系统,涉及水声通信。在传统OFDM‑MFSK框架下提出一种新型高速通信系统OFDM‑MFSK‑IM。通过将相干水声通信中常用的IM技术应用到非相干水声通信系统OFDM‑MFSK中,通过利用不同子载波激活模式用来调制信息,实现高速非相干水声通信。接收端设计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理论的软判决解调接收机,利用选择矩阵和组合概率矩阵对各比特进行似然估计,得到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作为解调的软信息输出,供信道解码器使用。由于采用能量检测方法不需要信道估计与均衡,与相干通信相比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低的复杂度;与传统非相干相比极大地提高通信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