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6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10765.9
申请日:2024-12-24
IPC: B29C64/379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光子聚合增材制造的后处理工艺及3D打印产品,在上述后处理工艺中,3D打印产品在干燥前始终处于液体环境中,此后采用低表面张力的干燥方式对3D打印产品进行干燥,减少了在显影、定影中溶液替换以及干燥过程中溶液挥发时液体的表面张力可能导致的3D打印产品的弯曲或倒伏程度,避免了3D打印产品的顶部贴底的情况。通常来说,经过上述两个步骤后,3D打印产品的大高宽比结构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倒伏,因此,本技术方案采用热风枪逆3D打印产品的倒伏方向吹拂,使3D打印产品的倒伏部位恢复直立状态。上述后处理工艺的各步骤协同作用,保证了具有大高宽比的3D打印产品在后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8709.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432 , H01M8/0202 ,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的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其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为柔性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单元,沿传感器单元的延伸方向分为引出线区、连接线嵌合区和折叠区,折叠区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薄膜单元,每个薄膜单元对应一个传感器单元并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位点;三维薄膜温度传感阵列贴附于双极板表面,连接线嵌合区配合于表面开设的浅槽内,薄膜单元折叠贴附于流道内侧壁,对通入双极板流道的气体进行多个点位温度的检测。本发明不会阻挡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与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传质,不影响电子传导面积,兼顾了不减小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和对其内部所需参数进行原位检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7705.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432 , H01M8/0258 ,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温度传感器的氢能燃料电池,按序包括阳极集流板、阳极流场板、膜电极、柔性薄膜热电偶阵列、阴极流场板和阴极集流板;柔性薄膜热电偶阵列包括顶部绝缘层、中间金属层和底部绝缘层,中间金属层通过两种金属线交织形成若干热电传感节点;阴极流场板设有流道和浅槽,柔性薄膜热电偶阵列配合于流道和浅槽中,热电传感节点用于对阴极流场板上的若干点位进行温度监测,底部绝缘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嵌入所述流道的三维微结构凸起,且三维微结构凸起不与热电传感节点重合。本发明可以实现氢能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分布式测量,为电池热管理与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降低传感器嵌入对电池性能的负面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