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97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08224.0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 A01K63/04 A01K63/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模块、产热模块、储热模块、净化模块和控制系统,养殖模块包括温室养殖大棚,产热模块包括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模块包括分区调温的储热罐,净化模块包括人工湿地,温室养殖大棚的排水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排水分别输送到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加热和储热罐进行调温,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通过输送管道与储热罐连通,储热罐的储存热水输送至温室养殖大棚中,各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制。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太阳能应用存在的应用效率低、供热速度慢、供热不均匀、供热不稳定、可操作性差的问题,高效调控养殖系统水质,便于扩展养殖周期,提高养殖对象生长速度。

    基于微毫流控集成芯片的拟南芥培养及根系微形态研究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92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09179.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基于微毫流控集成芯片的拟南芥培养及根系微形态研究法,通过数控机床加工制造PMMA模具,配置聚二甲基硅氧烷制作成微毫流控集成芯片;将微毫流控集成芯片进行浓度梯度测试后,在微毫流控芯片上对拟南芥进行培养,并进行根系观测以及高盐胁迫处理。本发明弥补了传统软光刻芯片无法实现毫米级加工的缺陷,毫米级通道为拟南芥根系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并能够直接对拟南芥的生长进行动态观察,便于监测拟南芥根系的动态发育过程;而微米级通道可以实现容液的实时切换和浓度实时控制,将微米级浓度梯度形成区与毫米级的植物根系培养区相结合,不仅拓展了拟南芥的生长空间,且为研究植物在外界的瞬时刺激响应机制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珍稀林木根叶异境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119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41350.2

    申请日:2018-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01G24/15 A01G2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珍稀林木根叶异境培育方法,包括:提供一扦插池,于扦插池内填铺细砂形成细砂层;提供林木育苗穴盘和育苗基质,将育苗基质装填于林木育苗穴盘的穴孔中;将林木育苗穴盘倒置于细砂层上,使得穴孔的下端口朝向上方设置;提供封口膜,将封口膜封闭扦插池的池口,使得封口膜设置于林木育苗穴盘的上方;于封口膜上开设插孔,使得插孔对准穴孔的下端口;提供珍稀林木的扦插枝条,将扦插枝条插设于插孔和穴孔内,使得扦插枝条的下端容置于穴孔内、扦插枝条的上端位于封口膜的上方;于封口膜上开设进水孔,经由进水孔向扦插池内灌水,使得育苗基质保持湿润。本发明解决了根叶异境的珍稀林木采用传统林木培育方法培育繁殖困难的问题。

    基于基因检测聚合选育耐盐色叶紫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12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71345.3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因检测聚合选育耐盐色叶紫薇的方法,包括:选取敏盐色叶紫薇与耐盐普通紫薇品种杂交获得F1代植株群;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盐胁迫所述F1代植株群,并对盐胁迫后的所述F1代植株群的植株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以确定紫薇的耐盐检测基因;对所述敏盐色叶紫薇的同一时期的不同颜色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以确定紫薇的色叶检测基因;根据确定的所述耐盐检测基因和所述色叶检测基因检测待测的F1代植株以选育聚合耐盐色叶基因的紫薇新品种。本发明解决了花灌木色叶紫薇难以在盐碱地种植的问题。

    一种植物根系可塑性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7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17975.2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根系可塑性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液入口、种子入口、植物根生长通道和营养液出口;通过设计植物根系可塑性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采用可视化结构设计;能够模拟植物根系在土壤中遇到颗粒障碍物时,会通过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克服了传统的由于土壤的不透明性,根系是如何来改变自己来躲过颗粒障碍的生长过程无法被成像的问题,该微流控芯片可变的二维结构和清晰的成像优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植物根系的研究提供了道具和实验方法。

    一种基于平板电极快速检测植物体内玉米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8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86116.5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平板电极快速检测植物体内玉米素的方法,包括平板电极的制备、玉米素标准曲线的制作、植物样品的取样和样品中玉米素的电化学检测,其中平板电极采用液体碳胶材料修饰的平板导电电极,所述植物样品取样方法为微取样。本发明采用了电化学检测法来测定植物中玉米素的含量,不仅灵敏度高、体积小,而且检测时的响应很快,有利于实时测定植物中玉米素的含量;同时直接将植物样品放置于液体碳胶修饰好的电极上进行检测,比起现有其他检测方法省去了复杂而耗时较长的处理过程,减少了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出植物中玉米素的含量,对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玉米素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基于平板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植物茉莉酸甲酯原位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8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04040.5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平板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植物茉莉酸甲酯原位检测方法,通过平板电极生物传感器,实现植物体内茉莉酸甲酯的原位在线检测。与传统的质谱色谱法相比较,本发明的方法无需离体、对植物本身无本质性危害,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便于携带等特点,在植物叶片上可实现不同部位对茉莉酸甲酯的动态获取,为植物体内茉莉酸甲酯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