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793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007363.8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687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PCR步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滴斗式的步移引物及基于滴斗式引物的PCR新方法,其中步移引物包括三条滴斗引物DBP,长度均为25bp,三者5′端12bp、3′端3bp完全相同,中间10bp两两错配,滴斗引物只能在低温下退火到前一轮产物的滴斗互补位点,形成滴斗结构,并延伸合成新的含特异性引物互补位点的目标单链;在随后的一个高退火循环中,目标单链转变为两端分别被特异性引物和滴斗引物包围的双链分子,从而被指数扩增;非目标单链由于缺乏任何引物的完整退火位点,不能转变为被任何引物包围的双链而无法扩增。本发明通过步移获取短乳杆菌CD0817和水稻基因组已知DNA的未知侧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85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1105117.5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γ‑氨基丁酸的生物转化方法。该技术方案以前期选育的短乳杆菌CCTCC M2018462为发酵菌株,通过菌株、培养基、培养工艺三方面的协同配合达到了异常高水平的GABA产量。具体来看,本发明首先将短乳杆菌CCTCC M2018462接种于特定成分的种子培养基中,以30~35℃的温度摇床培养7~9h,使培养液OD600值达4~6之间,得到种子培养液;而后以10%的接种量接入特定成分的发酵培养基中,以30~35℃的温度静置培养36~72h,所得培养液中即累积了高含量的GABA。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所得的乳酸菌发酵液中GABA含量高达280~320g/L,为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本发明使GABA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为乳酸菌发酵产GABA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8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05117.5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γ-氨基丁酸的生物转化方法。该技术方案以前期选育的短乳杆菌CCTCC M2018462为发酵菌株,通过菌株、培养基、培养工艺三方面的协同配合达到了异常高水平的GABA产量。具体来看,本发明首先将短乳杆菌CCTCC M2018462接种于特定成分的种子培养基中,以30~35℃的温度摇床培养7~9h,使培养液OD600值达4~6之间,得到种子培养液;而后以10%的接种量接入特定成分的发酵培养基中,以30~35℃的温度静置培养36~72h,所得培养液中即累积了高含量的GABA。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所得的乳酸菌发酵液中GABA含量高达280~320g/L,为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本发明使GABA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为乳酸菌发酵产GABA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1399863.2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CR步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因组步移的差异退火介导的茎环PCR技术。本发明利用长度与退火温度适中的引物介导茎环形成,构成特异性扩增目标分子的结构基础,这些茎环形成引物还具有如下特点:或与已知序列一致,或额外在其3’端引入1‑3个自由碱基。上述特点确保在有限的已知区域设计多条引物用于平行反应,利用高退火温度的特异性引物和退火温度适中的茎环形成引物进行第一轮PCR,用于介导茎环形成;第二轮使用一对特异性引物:茎引物和环引物对目标分子进行指数富集,非特异性分子因为没有茎特异性引物或者环特异性引物的结合位点而被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99863.2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CR步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因组步移的差异退火介导的茎环PCR技术。本发明利用长度与退火温度适中的引物介导茎环形成,构成特异性扩增目标分子的结构基础,这些茎环形成引物还具有如下特点:或与已知序列一致,或额外在其3’端引入1‑3个自由碱基。上述特点确保在有限的已知区域设计多条引物用于平行反应,利用高退火温度的特异性引物和退火温度适中的茎环形成引物进行第一轮PCR,用于介导茎环形成;第二轮使用一对特异性引物:茎引物和环引物对目标分子进行指数富集,非特异性分子因为没有茎特异性引物或者环特异性引物的结合位点而被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3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07363.8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687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PCR步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滴斗式的步移引物及基于滴斗式引物的PCR新方法,其中步移引物包括三条滴斗引物DBP,长度均为25bp,三者5′端12bp、3′端3bp完全相同,中间10bp两两错配,滴斗引物只能在低温下退火到前一轮产物的滴斗互补位点,形成滴斗结构,并延伸合成新的含特异性引物互补位点的目标单链;在随后的一个高退火循环中,目标单链转变为两端分别被特异性引物和滴斗引物包围的双链分子,从而被指数扩增;非目标单链由于缺乏任何引物的完整退火位点,不能转变为被任何引物包围的双链而无法扩增。本发明通过步移获取短乳杆菌CD0817和水稻基因组已知DNA的未知侧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75170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833314.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R步移技术用展示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柜体,所述柜体内侧设有书写板,且所述书写板固定连接柜体,所述书写板上方设有显示屏,且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柜体内,所述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腔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绕设有遮挡幕布,所述遮挡幕布一端固定在转动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落杆,所述柜体内壁与下落杆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动槽,且所述下落杆两端设于滑动槽内,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壳,另一端贯穿外壳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第二链轮,该PCR步移技术用展示装置便于展示及讲解PCR步移技术,有利于装置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72607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901922.4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2C1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氮研磨用组织研磨器,涉及生物学中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可高效运用于研磨动植物组织、微生物细胞等,以提升DNA、RNA、蛋白等的提取效率。本实用新型包括研磨杵上部固定连接有研磨杵手柄,底部为平面,研磨杵直径与研磨管底面内径一致,研磨管外壁套有套箍,套箍一端与连接块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套箍另一端侧面与手持部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管身用于盛装足量的液氮,同时防止液氮过快挥发和外溅;底座是高效研磨部位。研磨棒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倒圆台的下底面内径;倒圆台侧面管壁有利于归拢研磨样品,这种设计保障了高效研磨,通过手持部规避了液氮倒入时冻伤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具有研磨时间短、效率高、回收率高等。
-
公开(公告)号:CN214421118U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20012126.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CR的基因组步移用基因样本存储箱,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顶面通过合页连接有箱盖,且所述合页对称设置于存储箱后表面上端,所述存储箱内腔顶面挖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腔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存放机构,且所述调节机构对称设置于放置腔内腔两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槽、调节块、伸缩杆与凹形限位块,所述调节槽对称挖设于存储腔内腔两侧,所述调节槽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槽内腔顶面中部设置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输出端设置于调节块顶面中部,所述调节块前表面设置有凹形限位块,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固定PCR基因试剂管,便于缓冲步移时的冲击力,防止PCR基因试剂管磕碰造成损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4439292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012356.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L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CR的基因组步移用基因样本试管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顶部对称固定设有立板,所述立板顶部等距固定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外侧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内侧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升降板,通过设置锁紧旋钮,锁紧旋钮可以对滑套进行锁紧固定,松动锁紧旋钮上下移动滑套可以对升降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长度的试管进行固定,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设置限位套,限位套可以对试管底端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可以提高限位套的减震缓冲性能,可以防止限位套对试管底端进行固定时,试管底端剧烈撞击限位套造成损坏,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性能,可以对不同规格的试管进行固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