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9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90216.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491/048 , A61P35/00 , A61K31/4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异喹啉生物碱的制备及其用途,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一类具有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异喹啉生物碱的制备及其用途,包括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干燥的Cryptocarya wrayi粉碎后用乙醇按浸渍法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粗浸膏。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均属于新的化合物,其未被公开,同时,通过对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Hepa 1c1c7小鼠肝癌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可用来制备苯醌还原酶诱导剂,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390216.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491/048 , A61P35/00 , A61K31/4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异喹啉生物碱的制备及其用途,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一类具有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异喹啉生物碱的制备及其用途,包括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干燥的Cryptocarya wrayi粉碎后用乙醇按浸渍法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粗浸膏。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均属于新的化合物,其未被公开,同时,通过对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Hepa 1c1c7小鼠肝癌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苯醌还原酶诱导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可用来制备苯醌还原酶诱导剂,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90046.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09/32 , C07D493/08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降血糖作用的α‑吡喃酮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途,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一类具有降血糖作用的α‑吡喃酮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途,其分别为化合物1a/2a和化合物1‑10,其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制备提取物浸膏:将干燥的厚壳桂属植物wrayi粉碎后用乙醇按浸渍法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粗浸膏。本发明通过化合物1‑10以及化合物1a/2a进行CHO‑K1/GLUT4细胞摄取葡萄糖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10以及化合物1a/2a对细胞有显著的促进葡萄糖摄取活性,因此,可用来制备葡萄糖摄取活性激动剂,用于制备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02158.5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19/08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桑科波罗蜜属植物猴子瘿袋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化合物酚类缩醛衍生物Ⅰ,通过对1)制备提取物浸膏;2)分离纯化两个步骤所制备得到,该化合物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因此可用来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也可用于制备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如黑色素瘤、色斑等皮肤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7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2487.8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07/83 , C07C233/47 , C07C231/12
Abstract: 一种α-芳基丙氨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式(Ⅰ)和(Ⅱ)中α-芳基丙氨酸类化合物为消旋体;其中式(Ⅰ)和式(Ⅱ)中R1、R2、R3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羟基、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烯基、烷氧基、芳基、芳基烷基、烷基或芳基酰基;R4表示氢原子、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邻苯二甲酰基、三苯甲基、苄氧羰基、三甲基硅乙氧羰基、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二苯基磷酰基;R5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条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的制备α-芳基丙氨酸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类α-芳基丙氨酸类化合物可作为PDF抑制剂的合成中间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47889.9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493/04 , C07H15/207 , C07H1/08 , A61P3/10 , A61K31/366 , A61K31/352 , A61K31/7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其制备步骤,步骤一、制备提取物浸膏,将干燥的润楠属植物红梗润楠粉碎后用乙醇水溶液按浸渍法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粗浸膏。本发明所提出的化合物2和化合物7均为新的化合物,此前从未进行过公开,并且对化合物1至化合物7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可用来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剂,用于制备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390046.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09/32 , C07D493/08 , A61P3/10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102158.5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19/08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桑科波罗蜜属植物猴子瘿袋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化合物酚类缩醛衍生物Ⅰ,通过对1)制备提取物浸膏;2)分离纯化两个步骤所制备得到,该化合物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因此可用来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也可用于制备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如黑色素瘤、色斑等皮肤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212284850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400352.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制药分离纯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分离纯化室和传动室组成,所述分离纯化室从上到下依此设置有粗过滤网、细过滤网和超细过滤网,所述三组过滤网两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三组过滤网下端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置有凸轮,第三传动轴通过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实现与第一传动轴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与旋转电机的右端,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两组大凸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装置本体做上下往复运动和过滤网上下抖动,一方面避免过滤网的堵塞,另一方面加快了生物原料下落速度,大大缩短了分离纯化时间,提高了分离纯化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