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83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54151.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实现可见光、近红外波段高效吸波的纳米氧化铝孔与石墨烯多层吸波器件。该吸波器件为纳米氧化铝孔阵列、石墨烯、金属基板的多层结构,其中纳米氧化铝孔以六角形排布,纳米孔半径为r,相邻纳米孔的中心距离为a,纳米孔层厚度为d1,石墨烯层厚度为d2,金属基板厚度为d3。该结构可实现低反射、无透射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高效宽带吸波。该器件可通过二次阳极氧化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改变外加电压强度、加工时长可实现对纳米孔结构参数的调控,改变氢气流速可实现对石墨烯层厚度的调控。本发明在隐身材料、太阳能利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3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71898.5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1/27
Abstract: 一种轻薄、可靠、可以对周围环境中氢气浓度进行即时分析的智能手机监测的新型薄膜氢气传感器,该系统由智能手机、光栅、光纤、光纤耦合器、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以及塑料外壳等组成。使用手机自带的手电筒作为光源入射光纤端面,照射到暴露在环境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上,经其反射后由手机摄像头接收。手机端可以通过软件对捕获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氢气浓度下的光谱,根据光谱数据对环境中的氢气进行浓度检测。整个系统不需要外接电源或光源,测试速度快且可在整个白光光谱范围内对氢气进行浓度检测。本发明在对氢气的便携式高精度浓度即时测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氢气能源技术产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3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77160.8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着在金属铜表面的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的制备方法:1)阴极电极的选择;2)于金属铜衬底的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电解液成分、含量的选择;3)于金属铜衬底的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氧化时间、电压的选择;4)利用步骤1)、2)、3)所选择的阴极电极、电解液和实验参数,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制备;可以通过调节实验参数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制备的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对于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灭菌活性,可用于医院和各类环境中需要直接接触的表面如扶手、门把手等,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感染;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直接附着在金属铜上,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83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05830.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一种实现透射光谱探测的多孔金属氧化物分光光谱探测系统。该系统由光源、样品池、多孔金属氧化物、彩色成像器件构成,光源与样品池的距离为D1,样品池与多孔金属氧化物的距离为D2,多孔金属氧化物与彩色成像器件的距离为D3,光源、样品池、多孔金属氧化物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多孔金属氧化物法线与此条直线的夹角为α。该系统中用于分光的多孔金属氧化物通过阳极氧化金属材料的方法制备,其中制备电压为U,试剂为酸溶液,制备时长为t,制备温度为T,此时多孔金属氧化物的孔径为高斯分布,孔半径均值为r,标准差为δr。该光谱探测系统可实现液体的可见光波段透射光谱高效低成本探测。本发明在光谱仪、食品药品检测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56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222745.8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实现病毒消杀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紫外光高效病毒消杀系统。该病毒消杀系统由紫外光源、置物台和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组成,系统上层为紫外光源,中间层为放置待病毒消杀物品的置物台,侧面和下层均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该系统尺寸为L×L×H,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为六边形排布阵列,纳米管的内半径呈高斯分布,纳米管的平均内半径为r,标准差为σr,孔隙率为η,二氧化钛纳米管厚度为d1,钛基底的厚度为d2。该系统通过改变二氧化钛材料表面形貌特性,增大紫外照射二氧化钛面积进而提高活性氧生成,增大二氧化钛与细胞壁接触面积,促进氧化损伤增大细胞通透性,加速细胞死亡,进而提高病毒消杀性能。该病毒消杀系统在医护医疗、微生物防治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727667.7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1G23/047 , C25D11/2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实现自动剥离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该材料通过一步阳极氧化法制备,阳极为待加工的钛片,阴极为惰性金属,加工电压为U,氧化时间为t,加工温度为T,试剂为含有氟离子的醇溶液,氟离子浓度为ω。该材料可于一步阳极氧化制备过程中在样品、溶液、空气三相接触区域实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自动分离,对尺寸为A×B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样品,自剥离区域宽度为d。自剥离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可以打碎制成溶液作为吸波涂料。超连续激光以角度θ入射材料自剥离区域时,自剥离区域m个采样点的镜面方向反射率差别较大,相同波长最大反射率差为Δr,且较大反射率区域的反射光场呈现出多重散射特性。本发明在光电传感、隐身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0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05829.1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对液体中四环素含量进行即时分析的传感装置,该系统由智能手机、光栅、光纤耦合器、凸透镜、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组成。装置需要暴露在自然光下,首先将待测液体滴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上,二氧化钛纳米管在凸透镜聚焦的紫外光的作用下与液体中的四环素发生反应;然后使用手机自带的手电筒作为光源入射光纤端面,照射到反应后的液体上,经其反射后由手机摄像头接收;最后利用手机软件对捕获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根据获得的光谱数据对四环素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控制二氧化钛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可以调整该装置的灵敏度,检测范围等。该装置具有集成化、智能化、成本低和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