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冰冻切片的杨树根尖3D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849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106601.6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冰冻切片的杨树根尖3D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属于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本方法包括:获取杨树根尖,用卡诺固定液固定后水洗,再用包埋剂将其包埋并冷冻后切片,将切片粘附到载玻片上,随后经过烤片、变性、杂交、抗体检测等FISH步骤,最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捕获3D图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得根尖完整的组织结构且FISH信号清晰,相比传统制片方法获得的2D FISH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三维水平直观展示染色体在细胞中的真实空间占位,以及在三维水平准确定位靶序列在细胞中的空间分布,可应用于杨树的染色体空间占位、基因表达及Hi‑C测序结果的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树功能着丝粒组蛋白CENH3的抗原多肽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8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163329.5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杨树功能着丝粒组蛋白CENH3的抗原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该发明主要包括:筛选毛果杨CENH3蛋白特异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并人工合成多肽,用该多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亲和纯化后得到CENH3蛋白抗体;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检测、ChIP‑FISH进行特异性验证,证明了该抗体可以准确识别功能着丝粒。该抗体可以在杨属树种中通用,不仅可以准确标记杨树功能着丝粒的位置,也为开展杨树着丝粒的结构、功能及进化研究奠定基础。本发明在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学及表观组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树功能着丝粒组蛋白CENH3的抗原多肽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63329.5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杨树功能着丝粒组蛋白CENH3的抗原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该发明主要包括:筛选毛果杨CENH3蛋白特异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并人工合成多肽,用该多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亲和纯化后得到CENH3蛋白抗体;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检测、ChIP-FISH进行特异性验证,证明了该抗体可以准确识别功能着丝粒。该抗体可以在杨属树种中通用,不仅可以准确标记杨树功能着丝粒的位置,也为开展杨树着丝粒的结构、功能及进化研究奠定基础。本发明在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学及表观组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大叶杨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8348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020465.2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叶杨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包括:以大叶杨幼嫩叶柄为外植体,外植体依次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利用上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得到的组培生根苗培养时间短,培养流程简便,提高了大叶杨繁殖的效率;能快速获得遗传性状一致的大叶杨组培生根苗,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高。利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外植体培养,不受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育苗,利用上述组培快繁方法,可以保持优良基因型的特性不变,从而为大叶杨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一种基于冰冻切片的杨树根尖3D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8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06601.6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冰冻切片的杨树根尖3D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属于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本方法包括:获取杨树根尖,用卡诺固定液固定后水洗,再用包埋剂将其包埋并冷冻后切片,将切片粘附到载玻片上,随后经过烤片、变性、杂交、抗体检测等FISH步骤,最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捕获3D图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得根尖完整的组织结构且FISH信号清晰,相比传统制片方法获得的2D FISH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三维水平直观展示染色体在细胞中的真实空间占位,以及在三维水平准确定位靶序列在细胞中的空间分布,可应用于杨树的染色体空间占位、基因表达及Hi-C测序结果的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大叶杨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8348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20465.2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叶杨的组培快繁方法和应用,包括:以大叶杨幼嫩叶柄为外植体,外植体依次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利用上述的组培快繁方法得到的组培生根苗培养时间短,培养流程简便,提高了大叶杨繁殖的效率;能快速获得遗传性状一致的大叶杨组培生根苗,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高。利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外植体培养,不受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育苗,利用上述组培快繁方法,可以保持优良基因型的特性不变,从而为大叶杨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一种基于石蜡切片的杨树根尖3D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5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90059.X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石蜡切片的杨树根尖3D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属于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本方法主要包括:获取杨树幼嫩根尖,用卡诺固定液固定;正丁醇梯度溶液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展片、烤片及脱蜡;制片用果胶酶、纤维素酶、胃蛋白酶及RNA酶处理;制片及探针变性、杂交过夜;二抗孵育后检测杂交信号。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得杨树根尖石蜡切片清晰的FISH信号,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捕获的3D图像可以准确反映靶序列在细胞中三维水平的空间分布。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杨树的染色体空间占位、基因表达及Hi-C测序结果的分析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119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1172159.1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预培养、菌株活化、农杆菌侵染与共培养、脱菌与筛选培养、分化与抗性苗的获得、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等步骤;本发明以愈伤组织发生能力较强以及愈伤增殖速度较快的麝香百合‘雷山’试管鳞茎的鳞片为实验材料,采取植物细胞薄层切片法,以浅层液体培养为基础,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麝香百合遗传转化的研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麝香百合,获得再生植株后采用正置体视式荧光显微镜观测,为百合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

    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11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72159.1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预培养、菌株活化、农杆菌侵染与共培养、脱菌与筛选培养、分化与抗性苗的获得、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等步骤;本发明以愈伤组织发生能力较强以及愈伤增殖速度较快的麝香百合‘雷山’试管鳞茎的鳞片为实验材料,采取植物细胞薄层切片法,以浅层液体培养为基础,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麝香百合遗传转化的研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麝香百合,获得再生植株后采用正置体视式荧光显微镜观测,为百合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