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百粒重增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4112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702026.3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大豆百粒重增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该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对大豆百粒重具有增效作用;本发明鉴定了一个位于大豆Gm16号染色体上调控大豆百粒重的基因GmSLK,该基因的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可以显著提高其籽粒大小。同时提供了一个鉴定该基因的标记InDelSLK。该标记为在种质资源和杂交后代中鉴定其GmSLK是增效基因还是减效基因提供了方便,为大豆育种选材提供了重要的判断价值。

    大豆百粒重增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411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702026.3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大豆百粒重增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该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对大豆百粒重具有增效作用;本发明鉴定了一个位于大豆Gm16号染色体上调控大豆百粒重的基因GmSLK,该基因的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可以显著提高其籽粒大小。同时提供了一个鉴定该基因的标记InDelSLK。该标记为在种质资源和杂交后代中鉴定其GmSLK是增效基因还是减效基因提供了方便,为大豆育种选材提供了重要的判断价值。

    大豆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_3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2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111355.7

    申请日:2016-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_33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百粒重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1号染色体Gm11:2261898bp‑6577664bp;所述分子标记InDel_33的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在构建的次级群体中,以待测F2单株基因组DNA为模板,InDel_33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产物,扩增产物中具有一个大小为120bp特异DNA片段的待测材料为候选的小粒大豆材料。利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简便快捷的筛选大粒、小粒大豆材料,可以加快小粒大豆育种进程。

    大豆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_3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2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11355.7

    申请日:2016-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2600/13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_33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百粒重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1号染色体Gm11:2261898bp-6577664bp;所述分子标记InDel_33的上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下游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在构建的次级群体中,以待测F2单株基因组DNA为模板,InDel_33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产物,扩增产物中具有一个大小为120bp特异DNA片段的待测材料为候选的小粒大豆材料。利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以简便快捷的筛选大粒、小粒大豆材料,可以加快小粒大豆育种进程。

    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的多功能罩室

    公开(公告)号:CN211932143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360391.9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的多功能罩室,其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罩体,支撑架包括两个固定在一起的U形架,两个U形架均为开口向下的U形结构,U形架包括位于上部的弧形部和位于弧形部两端的竖直部,U形架的竖直部构成支撑架的支腿,两个U形架上部的弧形部相互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架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环形支撑环,支撑环与各支腿固定在一起。U形架上部挂有摄像装置,通过充电宝包中的充电宝长时间供电。罩体为下端具有开口的帽形结构,上有长条形拉链,将两个U形架罩设在内,通过塑料卡固定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对于穴播和盆栽植物均适用,可防止外界昆虫干扰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实时监控功能。

    一种大豆生长用补光灯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10971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787117.6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生长用补光灯,它包括支撑杆和照明件,照明件安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一端呈锥形,支撑杆上固定有基座,基座靠近的支撑杆锥形端,支撑杆上还套有配重盘,配重盘用于支撑杆插入地面时锤击基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握套有配重盘的支撑杆并举升,当举升至最高处时,迅速的向地面插入,支撑杆由于人为施加有加速度故其插入地面后,配重盘在重力的作用下才落在基座上形成锤击,令支撑杆进一步的深入地面,安装快速、省力且牢固,同时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土地的种植面积。

    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培养皿及培养皿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1932149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361012.8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培养皿及培养皿组件,一种植物与昆虫互作研究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和培养皿盖,培养皿本体包括底面和下环形壁面,下环形壁面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培养皿盖包括顶面和上环形壁面,上环形壁面的内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培养皿盖的顶面设有透气区,透气区固定有透气网或透气膜,培养皿本体与盖通过螺纹密封昆虫逃逸大幅减少。培养皿本体底面设有至少三条支腿,培养皿盖的顶面上设有供支腿插入的凹槽,凹槽与支腿的数量相等,支腿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凹槽与支腿相配,防止叠加时上层培养皿滑落,且叠加后相互间有间隙能透气。堆叠培养皿大幅增加了昆虫与植物互作的独立空间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