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1759.3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22/4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作不同熟期感虫大豆品种养殖豆天蛾并收获豆荚的方法,是在网室内或田间间作不同熟期、感虫性的大豆,当早熟菜用大豆品种发育到R1‑R5期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才发育到V5‑R2期,将豆天蛾虫卵装在护卵袋或卵条中,当豆天蛾幼虫孵化4‑6天后,豆天蛾幼虫释放后自由取食,低龄幼虫优先在孵化位置晚熟感虫大豆植株上取食。当长到4‑5龄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的叶片已经被取食殆尽,大多数豆天蛾幼虫将逐渐转移到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植株上继续取食叶片。此时,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的豆荚基本已经完全发育,但叶片仍能光合作用且能被4‑5龄豆天蛾幼虫取食,幼虫生长发育几乎不受后期食物条件的影响,因此能实现养殖豆天蛾的同时收获青豆荚或大豆籽粒。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1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170559.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22/40 ,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遴选方法,先通过多批次的套袋隔离喂养初步筛选,再通过网室内取食品种的叶面损失率观测,然后进行大豆品种叶片生物量和农艺性状调查,最后进行网室隔离喂养遴选优异品种。具体是通过套袋隔离喂养试验以活体植株倒三叶喂食幼虫,15日或18日龄单头幼虫重为主要指标进行感虫种质初筛,对初筛到的感虫种质再结合小区幼虫重、叶面积损失率以及单株叶片生物量进行适宜豆天蛾养殖大豆品种的进一步综合筛选。优异品种遴选是对进一步筛选出的大豆品种进行网室隔离的小区养殖试验,比较不同品种在网室养殖条件下幼虫的实际产量、幼虫存活率以及单头幼虫重的分布情况,最终遴选出适宜豆天蛾养殖的大豆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5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631759.3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22/4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作不同熟期感虫大豆品种养殖豆天蛾并收获豆荚的方法,是在网室内或田间间作不同熟期、感虫性的大豆,当早熟菜用大豆品种发育到R1‑R5期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才发育到V5‑R2期,将豆天蛾虫卵装在护卵袋或卵条中,当豆天蛾幼虫孵化4‑6天后,豆天蛾幼虫释放后自由取食,低龄幼虫优先在孵化位置晚熟感虫大豆植株上取食。当长到4‑5龄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的叶片已经被取食殆尽,大多数豆天蛾幼虫将逐渐转移到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植株上继续取食叶片。此时,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的豆荚基本已经完全发育,但叶片仍能光合作用且能被4‑5龄豆天蛾幼虫取食,幼虫生长发育几乎不受后期食物条件的影响,因此能实现养殖豆天蛾的同时收获青豆荚或大豆籽粒。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70559.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22/40 ,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豆丹养殖的大豆品种遴选方法,先通过多批次的套袋隔离喂养初步筛选,再通过网室内取食品种的叶面损失率观测,然后进行大豆品种叶片生物量和农艺性状调查,最后进行网室隔离喂养遴选优异品种。具体是通过套袋隔离喂养试验以活体植株倒三叶喂食幼虫,15日或18日龄单头幼虫重为主要指标进行感虫种质初筛,对初筛到的感虫种质再结合小区幼虫重、叶面积损失率以及单株叶片生物量进行适宜豆天蛾养殖大豆品种的进一步综合筛选。优异品种遴选是对进一步筛选出的大豆品种进行网室隔离的小区养殖试验,比较不同品种在网室养殖条件下幼虫的实际产量、幼虫存活率以及单头幼虫重的分布情况,最终遴选出适宜豆天蛾养殖的大豆品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