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1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3610.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群协同的库区水华快速监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本地更新量化技术,在保证库区水华监测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压缩无人机与中央服务器的通信量,优化联邦学习通信效率。本地更新量化为无人机定义损失函数队列,采用历史和当前损失函数比值,合理量化本地模型更新。本发明解决了无人机群采集图片难以大批量上传、库区水华监测所需通信量过大和由于频繁通信所导致的库区水华监测模型收敛缓慢的问题,减少了无人机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开销,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库区水华监测的全局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424901.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评分差异Stacking多模型集成学习的工程安全评价方法,步骤为:包括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结构体特征提取,基于评分差异的模型集成两个阶段。采用分治法的思想,将大坝整体划分为若干局部区域(单域)。基于结构体区域划分和各单域运行状态评价的结果,采用结构体全域综合评判模型,将单域评价结果数据集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自动编码器,为不同单域动态分配注意力权重;利用基于评分差异的Stacking方法集成多种评判模型,实现对结构体全局进行准确、稳定的安全综合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24901.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评分差异Stacking多模型集成学习的工程安全评价方法,步骤为:包括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结构体特征提取,基于评分差异的模型集成两个阶段。采用分治法的思想,将大坝整体划分为若干局部区域(单域)。基于结构体区域划分和各单域运行状态评价的结果,采用结构体全域综合评判模型,将单域评价结果数据集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自动编码器,为不同单域动态分配注意力权重;利用基于评分差异的Stacking方法集成多种评判模型,实现对结构体全局进行准确、稳定的安全综合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11912.1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落差引水流道检查装置,该高落差引水流道检查装置包括车架、检查组件和多个支撑轮组件,检查组件设于车架上,检查组件包括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引水流道的内壁面;多个支撑轮组件分别设于车架的相对两侧,支撑轮组件包括可调支架、变形履带轮和驱动器,可调支架的两端对应连接车架和变形履带轮,可调支架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所在的轴线与第二转轴所在的轴线相垂直,驱动器用于驱动可调支架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以改变变形履带轮与车架之间的倾角。本发明公开的高落差引水流道检查装置可以灵活调整自身姿态,保持与流道内壁的紧密接触,完成对引水流道的内壁面的全面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2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0885988.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5828.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河道清淤装置及清淤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无人船、采集组件、控制组件、清淤组件和操作终端;采集组件安装于所述无人船的底部前端,所述采集组件用于采集待清淤河道的环境数据;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无人船的上方,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并将所述环境数据发送到所述操作终端;操作终端,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到所述控制组件;清淤组件安装于所述无人船的底部中间位置,用于执行清淤工作;控制组件,还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清淤组件进行清淤工作。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监测河道淤积情况和精确定位淤物的位置和程度来指导清淤作业,使得河道维护更加及时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80316.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砾石土基质吸力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砾石土基质吸力的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布水件和测试组件,布水件设置于支撑架,布水件具有水槽;测试组件包括储水管、第一阀门、第一管体、第二阀门、气压测试部件、第二管体、第三阀门和测试探头,储水管设置于布水件下方,第一阀门的进口和水槽的出口相连,第一阀门的出口与储水管的进口相连;第一管体的底端与储水管的顶端相连,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一管体上;气压测试部件与储水管相连;第二管体的进口与储水管的底端相连,第三阀门的进口与第二管体的出口相连;测试探头与第三阀门的出口相连。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注水速度,并能排出储水管中的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26141.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尹川 , 魏佩佩 , 邱小弟 , 普中勇 , 沈立锋 , 马俊 , 罗航 , 张智伟 , 苏武华 , 刘正平 , 姜磊 , 杨玉军 , 樊牧 , 郭金敏 , 唐小松 , 宋博旭 , 杨润学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力消能装置,该水力消能装置包括廊道主体、引流组件和缓冲组件,廊道主体内设有排水槽;引流组件包括导流板,导流板转动设于排水槽内;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轮,多个缓冲轮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于排水槽内,缓冲轮转动设于导流板的下游,缓冲轮上设有多个缓流叶片。本发明公开的水力消能装置可对水流进行多重缓冲,降低水流速度,实现水力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23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10964.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明哲 , 赵培双 , 普中勇 , 简云忠 , 段必辉 , 夏一丹 , 陈国志 , 杨关发 , 卢飞 , 崔东 , 王玥 , 赖建甫 , 尹文春 , 龙雪奎 , 胡旭敏 , 戴继聪 , 杨尚融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4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电补偿调峰分析评价方法及其装置,涉及多能互补与水库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水电站发电参数及其特征值,获取水电站最大可调出力及最大可调电量,根据新能源发电参数及其特征值,获取新能源需补出力和新能源需补电量;根据最大可调出力、最大可调电量与新能源需补出力和新能源需补电量,获取目标水电补偿调峰策略,根据目标水电补偿调峰策略确定水电补偿新能源及调峰电量,执行水电补偿调峰;获取水电补偿调峰过程中的多个运行特征因素,并根据多个运行特征因素获取水电补偿调峰的评价值。本申请可以保障风光水互补能源基地安全、可靠运行,实现梯级(56)对比文件安源 等.水-光互补协调运行的理论与方法初探《.太阳能学报》.2016,第37卷(第8期),1985-1992.郭象容.关于电网接纳大规模风电能力的思考《.广东电力》.2011,第24卷(第05期),20-23.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034577.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管式沉降仪打压排气方法,包括通过压力计算精确控制打压排气时间。本发明针对超高心墙堆石坝水管式沉降仪打压排气效率低的难题,成功解决了糯扎渡电站水管式沉降仪打压排气效率低的难题,将打压排气耗时降低至12.2s/m、效率提升超79.5%,也为国内外其他土石坝水管式沉降仪和类似性状沉降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借鉴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