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入离子填料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9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2012.0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离子填料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原料包括聚合物电解质、锂盐、填料和溶剂,制备方法是:(1)将填料与单体混合均匀,加入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得到复合物;(2)将复合物与锂盐在溶剂中均匀混合,获得混合物;(3)将混合物烘干成膜,获得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本发明在聚合物基体形成之前,优先引入了无机物填料颗粒混合均匀后再热引发聚合形成聚合物‑无机复合物,然后再溶解成膜,构筑了锂离子快速传输通道,提高了锂离子传输效率,显著提升了聚合物电解质本身的离子电导率,可以在室温下替代传统电池中的隔膜和电解液,实现全固态电池在宽温度下的循环。

    废旧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的重构升级方法及其制备的富锂锰基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0828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8782.4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废旧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的重构升级方法及其制备的富锂锰基材料,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三元锂正极材料粉末与金属源、助熔剂混合,球磨后得到中间产物粉末,其中,金属源包括锰源、镍源、钴源和锂源的一种或多种;将中间产物粉末在有氧氛围内烧结,得到单晶富锂锰基材料。本发明通过添加相应的金属源补充流失的元素,修复晶体结构,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升级再生为高价值的单晶富锂锰基正极,通过短步骤重构升级再生得到的高能量密度单晶正极,装配成锂离子电池再次使用,一次性解决原材料资源稀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置和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三个工程问题。

    一种无气泡碱性电解槽及其阳极催化层与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6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66006.4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气泡碱性电解槽及其阳极催化层与制备;电解槽包括阳极电解槽结构和阴极电解槽结构;阳极电解槽结构包括开设在阳极端板上的氧气储存腔和阳极储液室;所述氧气储存腔内置有阳极导电板和阳极催化层;阴极电解槽结构包括开设在阴极端板上的氢气储存腔和阴极储液室;所述氢气储存腔内置有阴极导电板和阴极催化层;电解槽结构内置一隔膜和催化层,隔膜是具有毛细作用的聚醚砜隔膜,利用其毛细作用和电解碱液自身的重力作用将设立在两端板上部储液室中的电解碱液供给并润湿电极;电解槽运行时可实现无气泡和快速响应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对电解槽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采用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提高了电解槽的电解效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一种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60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508400.2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包括:聚碳酸亚乙烯酯、锂盐和有机溶剂;聚碳酸亚乙烯酯与锂盐的质量比为1:0.5~1:2;在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干燥后,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不超过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总质量的50%。本发明提供的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的传输数量多、传输速率慢快,可充分利用锂盐,且其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可高达10‑3S/cm,可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并且,由该固液混合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耐高电压性能,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取代现有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与电解液。

    一种硅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471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96769.3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及制备方法,该硅基复合电极材料包括:硅、碳化硅和中间相碳微球,所述硅基复合材料为片层叠加结构,通过中间相碳微球进行包覆,提升其结构稳定性及导电性,并缓解硅基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化硅‑中间相碳微球复合电极材料在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0~90%,首次库伦效率为81.86%,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能提升硅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能缓解硅基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本发明制备的硅基复合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首效高以及倍率性能好的特点,本发明的原材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简单。

    一种碳包覆的钛掺杂二氧化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835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1164919.3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的钛掺杂二氧化锡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先将SnSO4水溶液与H2SO4均匀混合;接着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60~120nm的球形或近球形镍钛合金粉末,接着继续加入葡萄糖有机物,混合均匀后将该溶液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高压反应釜中,并150~200℃反应18~30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收集反应产物,并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数次,然后将产物真空干燥,再放入氩气保护的管式炉中煅烧,得到碳包覆的钛掺杂二氧化锡材料。本发明提高的制备方法可控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并可显著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氧化亚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35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5023.6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氧化亚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氧化亚硅基负极材料主要由原料通过球磨的方式得到;当原料为氧化亚硅、锡粉与钴粉时,氧化亚硅为原料总质量的30~70%,Sn粉为原料总质量的10~50%,Co粉为原料总质量的5~25%;当原料为氧化亚硅、锡粉、钴粉与碳材料时,氧化亚硅为原料总质量的40~70%,锡粉为原料总质量的10%~30%,钴粉为原料总质量的5%~15%,碳材料为原料总质量的5~30%。本发明还公开了氧化亚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具有高可逆容量且较好的首次库伦效率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所述负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

    一种连续低温等离子体粉末处理和球磨生产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25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2156.4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低温等离子体粉末处理和球磨生产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粉末循环输送管道系统、球磨机、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管道、真空出料系统和可控制气氛系统四个组成部分;本发明利用粉末循环输送系统,将待处理粉末在可控的气压和流转速度下在管道中循环输送,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在粉末管道输送过程中引入球磨机,对物料粉末进行球磨细化或者合金化;另一方面在部分粉末输送管道中引入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对管道中的流转的球磨粉末进行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它是基于普通粉末循环输送技术基础上,实现管道中的近常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机械球磨共同处理粉末。本发明也可用于对常规金属、高分子或者氧化物粉末进行的表面循环改性处理。

    一种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82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058406.3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高能球磨法混合前驱体和锂源,将均匀混合后的粉体煅烧得到三元正极材料,再将三元正极材料与纳米级金属氧化物粉体按比例混合,将混合料进行放电球磨,得到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合理调整球粉质量比和球磨机转速,只需采用一步放电球磨,无需繁琐的化学合成或者热处理便可制备出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的三元正极材料,该方法既提高了正极材料表面的导电性,同时有效抑制了正极表面与电解液的反应,从而使其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镍钛合金诱导生成花状多级结构三氧化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4438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858272.3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镍钛合金诱导生成花状多级结构三氧化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先将(NH4)6Mo7O24·4H2O水溶液与HNO3均匀混合;接着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60~120nm的球形或近球形镍钛合金粉末,混合均匀后将该溶液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高压反应釜中,并在150~210℃反应3~24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收集反应产物,并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数次,然后将产物真空干燥,得到花状多级结构三氧化钼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可控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并可显著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