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3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911143148.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位移台、石英池、激发光路、收集光路和第二电动位移台。包括以下步骤:先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荧光性污染物使之发出荧光,再利用紫外增透平凸透镜组合对被激发的荧光性污染物发散的荧光信号进行最大化收集,最后利用差值法对光电倍增管采集到的荧光信号进行处理,以此来确定利用电动位移台移动特定间隔的薄层内的精确光强,进而实现监测荧光性污染物在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本发明适用于监测模拟环境界面附近的微观行为,能实现对芘、菲、蒽等荧光性污染物在水‑大气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进行动态精细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17262.3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球形微粒轴向位置的高精度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同轴数字全息显微镜记录实时全息图,再通过数值重建非球形微粒的散射光场,利用局部光强最大对轴向位置进行预先定位,再利用高斯分布对轴向光强分布进行拟合,获取每个微粒准确的轴向位置;本发明能够对多个如细菌、细胞、病毒等非球形微粒进行轴向的实时追踪,定位精度优于100nm,适合于同时监测多个微粒的动态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345440.3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透反射双模式的高精度离轴数字全息显微装置及成像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器、四个分束镜、两个可动挡光板、三个平面反射镜、两个物镜、凸透镜、样品和CCD图像传感器。成像方法分为三步,先选择对样品进行透射或反射观测,然后通过图像传感器记录下由参考光与物光相干形成的全息图,最后利用数字重构技术重构出图像。与传统的离轴数字全息显微镜相比,本发明具有透射及反射两种模式,切换便捷,并且重构图最小轮廓分辨距离达0.5μm,同时使用角谱法高效地重构出物体的三维立体模型,适用于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能对透明样品及金属表面等进行原位无损动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47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22946.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2 , G01N2015/02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数字全息显微镜观察和表征碱激发反应过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制备密封玻片:将反应物与碱激发剂混合均匀后,用胶头滴管滴至载玻片,然后盖上盖玻片,再密封即可;(2)原位实时监测反应过程,获取全息图:将密封玻片放在数字全息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选定待观察的区域,调整聚焦至画面清晰,拍摄待观察区域的全息图;(3)将获得的全息图通过三维重建及积分计算获得颗粒不同时刻的体积,从而计算溶解速率。本发明提供了产生一个或多个颗粒样品的全息图的全息显微镜技术,基于光的散射及干涉原理还原颗粒的三维轮廓,可分辨纳米级尺寸的颗粒;可原位表征碱激发胶凝材料体系中一个或多个颗粒样品的溶解速率和反应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43148.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位移台、石英池、激发光路、收集光路和第二电动位移台。包括以下步骤:先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荧光性污染物使之发出荧光,再利用紫外增透平凸透镜组合对被激发的荧光性污染物发散的荧光信号进行最大化收集,最后利用差值法对光电倍增管采集到的荧光信号进行处理,以此来确定利用电动位移台移动特定间隔的薄层内的精确光强,进而实现监测荧光性污染物在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本发明适用于监测模拟环境界面附近的微观行为,能实现对芘、菲、蒽等荧光性污染物在水-大气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进行动态精细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45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017262.3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球形微粒轴向位置的高精度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同轴数字全息显微镜记录实时全息图,再通过数值重建非球形微粒的散射光场,利用局部光强最大对轴向位置进行预先定位,再利用高斯分布对轴向光强分布进行拟合,获取每个微粒准确的轴向位置;本发明能够对多个如细菌、细胞、病毒等非球形微粒进行轴向的实时追踪,定位精度优于100nm,适合于同时监测多个微粒的动态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45440.3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透反射双模式的高精度离轴数字全息显微装置及成像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器、四个分束镜、两个可动挡光板、三个平面反射镜、两个物镜、凸透镜、样品和CCD图像传感器。成像方法分为三步,先选择对样品进行透射或反射观测,然后通过图像传感器记录下由参考光与物光相干形成的全息图,最后利用数字重构技术重构出图像。与传统的离轴数字全息显微镜相比,本发明具有透射及反射两种模式,切换便捷,并且重构图最小轮廓分辨距离达0.5μm,同时使用角谱法高效地重构出物体的三维立体模型,适用于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能对透明样品及金属表面等进行原位无损动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2008213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22013893.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位移台、石英池、激发光路、收集光路和第二电动位移台。包括以下步骤:先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荧光性污染物使之发出荧光,再利用紫外增透平凸透镜组合对被激发的荧光性污染物发散的荧光信号进行最大化收集,最后利用差值法对光电倍增管采集到的荧光信号进行处理,以此来确定利用电动位移台移动特定间隔的薄层内的精确光强,进而实现监测荧光性污染物在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监测模拟环境界面附近的微观行为,能实现对芘、菲、蒽等荧光性污染物在水-大气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进行动态精细观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