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复合微纤材料及其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559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94605.3

    申请日:2018-06-28

    Inventor: 鄢瑛 杨逸 张会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复合微纤材料及其方法与应用。方法:(1)将微纤维和木纤维通过湿式造纸法制得微纤复合材料前驱体并干燥;(2)将微纤复合材料前驱体在保护性气体中烧结,得到载体前驱体;(3)将载体前驱体置于空气中煅烧,得到微纤复合材料载体;(4)将微纤复合材料载体置于反应装置中,通入保护性气体,升温至碳源分解的温度,恒温,通入碳源进行反应,得到碳纳米管复合微纤材料。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材料可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增强传质传热,且碳纳米管与微纤载体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有效减少碳纳米管浸出率,碳纳米管均匀生长于微纤材料表面,可以有效提高吸附反应效率。

    一种负载金属活性组分的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2134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94729.2

    申请日:2017-06-26

    Inventor: 张会平 杨逸 鄢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45 A62D3/38 B01J23/72 B01J35/006 B01J3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定床催化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金属活性组分的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将不锈钢纤维、木纤维和碳纳米管通过湿式造纸法制得微纤复合材料前驱体并干燥,然后在保护性气体中进行烧结,得到载体;(2)将过渡金属前驱体与载体置于反应装置中,在保护性气体中,升温至过渡金属前驱体能够气化或升华的温度,恒温;继续升温至过渡金属前驱体能够分解的温度进行沉积,冷却,得到沉积物;(3)在空气的氛围中,将沉积物焙烧,冷却,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结构稳定,可以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增强传质传热,提升催化效率。

    一种水溶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2619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04674.5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改性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表面改性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溶剂20~40份、水溶性成膜树脂20~30份、硅烷偶联剂5~20份、防锈剂3~10份、促进剂3~10份、水溶性润滑助剂0.5~3份、乳化剂0.3~2份、表面活性剂0.3~2份、加工助剂5~10份。本发明的水溶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可增强集料的粘附等级和防锈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集料使用及运输成本,有效提升沥青路面质量及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23037.5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包括具有堆芯燃料元件组的堆芯活性区、包围在堆芯活性区外围的反射层以及布置在反射层中的控制转鼓,所述控制转鼓能绕着安装轴转动,控制转鼓内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强中子吸收体,所述第二区域设有转鼓燃料元件组。在控制转鼓中同时布置了转鼓燃料元件组和强中子吸收体,可以转动控制转鼓,调整转鼓燃料元件组与堆芯活性区的相对位置,来满足反应堆功率调节的需求;可以增加反应堆堆芯的运行寿期。当控制转鼓中的转鼓燃料元件组部分都面向堆芯活性区时,反应堆具有最大的反应性,当控制转鼓中的强中子吸收体都面向堆芯活性区时,反应堆具有最大的停堆深度。

    一种水溶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26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04674.5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改性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表面改性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溶剂20~40份、水溶性成膜树脂20~30份、硅烷偶联剂5~20份、防锈剂3~10份、促进剂3~10份、水溶性润滑助剂0.5~3份、乳化剂0.3~2份、表面活性剂0.3~2份、加工助剂5~10份。本发明的水溶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可增强集料的粘附等级和防锈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降低集料使用及运输成本,有效提升沥青路面质量及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一种油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2617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05109.0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表面改性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性集料-沥青界面防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界面防锈改性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偶联剂5~10份、油性成膜物质3~5份、环氧树脂10~20份、抗氧化剂1~3份、固化剂5~10份、固化促进剂3~5份、增韧剂3~5份、防锈剂5~16份和有机溶剂30~50份。本发明的界面防锈改性剂可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用的集料表面改性,在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提升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粘附性能的同时,防止公路表面产生的锈蚀,提升公路的路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在公路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