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91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91698.8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ABF1基因在水稻育种调控和/或水稻种子活力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OsAB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OsABF1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与野生型(WT)比,OsABF1基因过表达植株(OsABF1‑OE)的种子萌发率显著的低于野生型植株(WT),而突变体osabf1水稻种子的萌发率略高于野生型植株(WT),但显著高于OsABF1基因过表达植株(OsABF1‑OE)种子萌发率。OsABF1基因是一个潜在的协同水稻抗逆和水稻种子育种调控和/或水稻种子活力机制研究的候选新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418636.3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自噬基因ATG9在水稻育种和/或水稻粒型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自噬基因ATG9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自噬基因ATG9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自噬基因ATG9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凡的意义,可以作为创造水稻籽粒品质改良的新靶点。ATG9过表达植株株高和穗长显著提高,粒宽粒长以及百粒重亦明显增加,ATG9正调控了籽粒等水稻各组织的大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6039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74231.9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落粒性基因qSH1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中根据引起落粒性基因qSH1表型差异的单核苷酸突变,设计合成了三条引物:SH1-F1、SH1-F2和SH1-R,三条引物在同一PCR体系中对水稻DNA进行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通过电泳检测落粒性基因的基因型。利用该功能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鉴别大量水稻种质资源的落粒性,提高选育效率,可用于对水稻落粒性进行早期辅助选择,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992053.0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分子育种和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对BIL1启动子和外显子进行了定点敲除获得温敏雄性不育系。bil1突变材料在高温(>30℃)下呈现花粉败育率增高,结实率降低,小穗空壳直立的表型。在低温下(22~25℃)花粉败育率有所恢复,说明该基因是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利用该基因可创制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系,丰富不育系资源,服务于两系杂交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63277.6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STRL12基因在水稻抗旱和产量性状的协同改良的应用,属于生物基因技术和水稻育种技术领域。OsSTRL1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OsSTRL12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与野生型(WT)比,OsSTRL12基因过表达植株(OsSTRL12‑OE)在PEG诱导和营养土壤的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的高于野生型植株(WT),提高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积累,同时其单株产量和株高分蘖数等较野生型无显著差异,证明过表达OsSTRL12水稻在抗旱性增强的同时产量不会降低。OsSTRL12基因是一个潜在提高水稻抗旱性机制研究的候选新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1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56765.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6/46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ACR8基因在选育提高水稻抗旱能力品种中的应用。OsACR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OsACR8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与野生型WT比,OsACR8基因突变体植株osacr8在PEG诱导、营养土壤和泥土的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的高于野生型植株WT,OsACR8基因过表达植株OE‑OsACR8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WT,与野生型WT比,PEG诱导干旱胁迫后osacr8突变体植株叶片关闭更多的气孔,降低了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PEG诱导干旱胁迫后OsACR8基因过表达植株OE‑OsACR8叶片关闭较少的气孔,增加了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0755737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873354.0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REL1基因在提高植物抗干旱胁迫中的应用。适度的叶片卷曲和合理的叶夹角利于水稻在胁迫条件下的存活和发育,为拓展REL1基因在水稻抗干旱胁迫中的应用,本发明采对野生型、rel1突变体和超表达REL1水稻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以叶片内卷和SOD活性变幅作为监控指标,证明rel1突变体和超表达REL1水稻相对于野生型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均有提高;同时对5个抗旱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从生理和分子学上证明REL1基因表达量的上调能提高水稻对干旱胁迫的抗性。本发明通过增加REL1基因表达量来增强水稻的抗干旱胁迫能力,为水稻抗旱性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新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56760.1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OsCYP71K4在水稻育种调控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基因OsCYP71K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基因OsCYP71K4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OsCYP71K4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作为创造水稻籽粒品质改良的新靶点。OsCYP71K4过表达植株株高显著提高,粒宽以及千粒重明显下降,oscyp71k4突变体植株株高显著降低,粒长以及千粒重明显提高,OsCYP71K4负调控了籽粒等水稻各组织的大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75543.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OsDRS1基因在提高水稻抗旱能力的应用,OsDR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OsDRS1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与野生型(WT)比,OsDRS1基因突变体植株osdrs1在PEG诱导和土壤脱水的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WT,减少脱水后的叶片相对失水率;OsDRS1基因过表达植株OsDRS1‑OE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显著低于WT,脱水后的叶片相对失水率更高。与WT比,PEG诱导干旱胁迫后osdrs1突变体植株叶片关闭更多的气孔,降低了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PEG诱导干旱胁迫后OsDRS1基因过表达植株OsDRS1‑OE叶片关闭较少的气孔,增加了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与WT比,osdrs1突变体植株在PEG诱导干旱胁迫后积累了更多的非生物胁迫应答因子OsABF2与OsABI5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992053.0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分子育种和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对BIL1启动子和外显子进行了定点敲除获得温敏雄性不育系。bil1突变材料在高温(>30℃)下呈现花粉败育率增高,结实率降低,小穗空壳直立的表型。在低温下(22~25℃)花粉败育率有所恢复,说明该基因是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利用该基因可创制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系,丰富不育系资源,服务于两系杂交育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