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微米级球状生物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926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744322.2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球形生物碳酸钙及其制法和应用。该亚微米球形生物碳酸钙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生物接种于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恒温摇床中震荡培养制得微生物菌液,于4℃冰箱保藏和备用;将晶种和晶型控制剂加入到无菌水中,搅拌获得晶种悬浮液;将培养后的微生物菌液喷洒到微生物繁殖载体或覆膜物表面,然后再转移至营养液中浸没,置于30~35℃环境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向营养液中加入晶种悬浮液和钙源,共持续3~7天,即得亚微米级球状生物碳酸钙。尝试采用该生物碳酸钙修复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骨料,经试验测试发现再生骨料的吸水率降低98%,孔径超过50nm的有害孔被修复,孔隙率降低45%以上,孔洞和裂缝被修复。

    一种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69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41643.1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包括水泥470~490份、砂700~720份、5~10mm粒径碎石270~310份、微硅粉10~20份、10~25mm粒径碎石860~900份、钢纤维20~60份、减水剂5~8份、水130~150份。本发明所提出的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其强度、弹性模量和韧性均高于普通混凝土,具备高强度、高弹模及优良的抗裂性能;将其应用于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结构以及其他大跨度结构建筑,可利用其高弹性模量的特性有效缓解大跨结构的跨中下挠,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降低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对大跨结构建筑尤其是大跨连续刚构桥梁工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低收缩超高强智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802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915220.7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收缩超高强智能混凝土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化学作用力和物理方法结合使得碳纳米管分散于聚氨酯溶液中,获得均匀分布、良好结合的碳纳米管/聚氨酯预聚液后,再将预聚液作为复合改性剂加入到超高强混凝土中,以此获得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聚氨酯三维纳米互穿网络,结合钢纤维形成多维抗裂体系和巨量微细电容器,不仅在力学性能方面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能够减少孔隙率,防止毛细现象的形成,降低干缩性,提高耐久性,且在内部形成电容器效应,使得混凝土具备智能特性,同时改变内部微观介电常数,捕获移动电荷,防止腐蚀电池的形成,显著降低钢纤维和钢筋的腐蚀电流,提高钢筋混凝土耐腐蚀时间。

    一种低收缩超高强智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802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15220.7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收缩超高强智能混凝土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化学作用力和物理方法结合使得碳纳米管分散于聚氨酯溶液中,获得均匀分布、良好结合的碳纳米管/聚氨酯预聚液后,再将预聚液作为复合改性剂加入到超高强混凝土中,以此获得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聚氨酯三维纳米互穿网络,结合钢纤维形成多维抗裂体系和巨量微细电容器,不仅在力学性能方面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能够减少孔隙率,防止毛细现象的形成,降低干缩性,提高耐久性,且在内部形成电容器效应,使得混凝土具备智能特性,同时改变内部微观介电常数,捕获移动电荷,防止腐蚀电池的形成,显著降低钢纤维和钢筋的腐蚀电流,提高钢筋混凝土耐腐蚀时间。

    一种亚微米级球状生物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9266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44322.2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球形生物碳酸钙及其制法和应用。该亚微米球形生物碳酸钙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生物接种于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恒温摇床中震荡培养制得微生物菌液,于4℃冰箱保藏和备用;将晶种和晶型控制剂加入到无菌水中,搅拌获得晶种悬浮液;将培养后的微生物菌液喷洒到微生物繁殖载体或覆膜物表面,然后再转移至营养液中浸没,置于30~35℃环境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向营养液中加入晶种悬浮液和钙源,共持续3~7天,即得亚微米级球状生物碳酸钙。尝试采用该生物碳酸钙修复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骨料,经试验测试发现再生骨料的吸水率降低98%,孔径超过50nm的有害孔被修复,孔隙率降低45%以上,孔洞和裂缝被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