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染色质随机折叠过程预测染色质域结构TA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736148.6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染色质随机折叠过程预测染色质域结构TAD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为待研究的染色质区间构建携带染色质可及性信息的染色质高分子链模型集合;(2)模拟携带染色质可及性信息的染色质高分子链模型在微小球形空间中的随机折叠过程,计算得到染色质3D结构的集合;(3)基于层级优化法得到高精度的待研究的染色质区间的3D结构集合;(4)基于步骤(3)得到的染色质3D结构集合,构建平均接触矩阵以显示TAD结构。本发明采用层级优化法对携带染色质可及性信息的高分子链模型的随机折叠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10kb精度下预测了哺乳动物全基因组3D结构中40%以上的TAD结构。

    一种负载型钒、铬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83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82438.3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金玉龙 刘柏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钒、铬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包括多孔无机载体、催化剂改性组分、含钒活性组分和含铬活性组分。本发明在负载型钒、铬双活性中心乙烯聚合催化剂的基础上引入催化剂改性组分,并用于乙烯均聚和乙烯/α-烯烃共聚催化,其相比于未加入催化剂改性组分的双中心乙烯聚合催化剂具有更高、更稳定的活性以及更优异的共聚单体插入性能和氢调响应性能,表明在催化剂改性组分存在下两种金属中心间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效应。本发明还在双中心复合催化剂中引入了有机金属助催化剂对其进行预处理活化,预处理活化后的催化剂活性也明显高于未经预处理活化的催化剂。

    一种负载型三中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04636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382436.4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金玉龙 刘柏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型三中心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多孔无机载体、有机铬活性组分、无机铬活性组分和无机钒活性组分;还可以包括催化剂改性组分。本发明通过一步或多步的浸渍、干燥或者浸渍、干燥、高温焙烧程序将有机铬铬源、铬源、钒源以及Q组分分别转化为负载于多孔无机载体表面的有机铬活性组分前驱体、无机铬活性组分前驱体、无机钒活性组分前驱体和催化剂改性组分,然后通过有机金属助催化剂或聚合单体活化得到负载型三中心催化剂。该催化剂聚合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好,可应用于现有的单釜乙烯聚合工艺或双釜串联乙烯聚合工艺,其特色在于可用于制备分子量分布宽、呈三峰或多峰分布的聚合物产品。

    一种基于染色质随机折叠过程预测染色质域结构TA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148.6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染色质随机折叠过程预测染色质域结构TAD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为待研究的染色质区间构建携带染色质可及性信息的染色质高分子链模型集合;(2)模拟携带染色质可及性信息的染色质高分子链模型在微小球形空间中的随机折叠过程,计算得到染色质3D结构的集合;(3)基于层级优化法得到高精度的待研究的染色质区间的3D结构集合;(4)基于步骤(3)得到的染色质3D结构集合,构建平均接触矩阵以显示TAD结构。本发明采用层级优化法对携带染色质可及性信息的高分子链模型的随机折叠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10kb精度下预测了哺乳动物全基因组3D结构中40%以上的TAD结构。

    一种负载型三中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046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82436.4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金玉龙 刘柏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型三中心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多孔无机载体、有机铬活性组分、无机铬活性组分和无机钒活性组分;还可以包括催化剂改性组分。本发明通过一步或多步的浸渍、干燥或者浸渍、干燥、高温焙烧程序将有机铬铬源、铬源、钒源以及Q组分分别转化为负载于多孔无机载体表面的有机铬活性组分前驱体、无机铬活性组分前驱体、无机钒活性组分前驱体和催化剂改性组分,然后通过有机金属助催化剂或聚合单体活化得到负载型三中心催化剂。该催化剂聚合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好,可应用于现有的单釜乙烯聚合工艺或双釜串联乙烯聚合工艺,其特色在于可用于制备分子量分布宽、呈三峰或多峰分布的聚合物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