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941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1306601.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场景模拟和改进时序生产模拟的新能源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WGAN模拟大量风光资源场景并用K‑medoids聚类消减得到若干典型场景;其次,综合考虑多能源电力系统接纳能力和运行特性,基于改进时序生产模拟的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以经济性最优和新能源消纳率最高为目标的新能源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对某地区电网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求解的高效性和对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显著效果,给出了未来新能源容量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714395.7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摄动法阻尼比灵敏度的光伏发电接入方法。该方法提出基于随机响应面和摄动法的阻尼比灵敏度求取方法,并利用阻尼比灵敏度确定光伏发电的最佳接入方式以确保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首先以光伏出力的波动作为摄动量,通过摄动法求解出光伏在不同节点并网的阻尼比灵敏度,然后根据阻尼比灵敏度的大小,筛选最佳的光伏并网节点,最后通过优化方法确定光伏发电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得到光伏发电的最佳接入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0714395.7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摄动法阻尼比灵敏度的光伏发电接入方法。该方法提出基于随机响应面和摄动法的阻尼比灵敏度求取方法,并利用阻尼比灵敏度确定光伏发电的最佳接入方式以确保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首先以光伏出力的波动作为摄动量,通过摄动法求解出光伏在不同节点并网的阻尼比灵敏度,然后根据阻尼比灵敏度的大小,筛选最佳的光伏并网节点,最后通过优化方法确定光伏发电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得到光伏发电的最佳接入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306601.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场景模拟和改进时序生产模拟的新能源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WGAN模拟大量风光资源场景并用K‑medoids聚类消减得到若干典型场景;其次,综合考虑多能源电力系统接纳能力和运行特性,基于改进时序生产模拟的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以经济性最优和新能源消纳率最高为目标的新能源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对某地区电网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求解的高效性和对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显著效果,给出了未来新能源容量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911065153.3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潮流转移和追踪的电力系统快速运行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数初始化;基于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抽取系统运行状态;采用改进潮流计算方法和基于潮流追踪的负荷削减模型对系统状态进行分析;计算运行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推导节点转移分布因子和适用于多支路开断的支路开断分布因子改进快速潮流计算;建立基于潮流追踪的负荷削减模型,采用潮流追踪理论筛选出最有效的控制节点集合,将全系统范围内寻优转化为局部范围内寻优,将改进的快速潮流计算方法和负荷削减模型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65153.3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潮流转移和追踪的电力系统快速运行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数初始化;基于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抽取系统运行状态;采用改进潮流计算方法和基于潮流追踪的负荷削减模型对系统状态进行分析;计算运行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推导节点转移分布因子和适用于多支路开断的支路开断分布因子改进快速潮流计算;建立基于潮流追踪的负荷削减模型,采用潮流追踪理论筛选出最有效的控制节点集合,将全系统范围内寻优转化为局部范围内寻优,将改进的快速潮流计算方法和负荷削减模型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评估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