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68618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004670.0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对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多阶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按照阶数从小到大的顺序,选取多阶本征模态函数分量中的前第一预设数量阶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并对前第一预设数量阶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向量;将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向量输入预先训练完成的放电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模型中,识别得到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放电模式。本发明采用EMD分解及重构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提取的特征向量可充分反应局部放电模式与放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识别准确率高。

    面向分布式光伏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系统、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010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28002.7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系统、方法及介质。若任一任务簇存在待加入光伏传感器,基站向任一任务簇的目标簇控制终端发送待加入光伏传感器的第一身份公钥和第一临时公钥,以使目标簇控制终端在身份公钥列表中加入第一身份公钥和在临时公钥列表中加入第一临时公钥,并更新任一任务簇对应的群组密钥;目标簇控制终端还用于若接收到任一光伏传感器的离开请求,将任一光伏传感器的第二身份公钥和第二临时公钥写入区块链以在身份公钥列表中删除第二身份公钥、在临时公钥列表中删除第二临时公钥,并更新任一任务簇对应的群组密钥。本说明书实施例能够利用区块链的通信特性进行光伏传感器的身份管理并实现群组密钥的安全更新。

    基于规约知识的变压器关键部件有效样本扩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0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08889.3

    申请日:2023-05-08

    Inventor: 赵文清 刘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规约知识的变压器关键部件有效样本扩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变压器关键部件的图像数据集;B、将图像数据集输入语义增强网络ISDA进行图像数据扩增;C、创建基于导向反向传播的图像补偿网络,对经过步骤B扩增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补偿;D、将经过步骤C补偿后的图像数据集与真实巡检图像数据集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图像数据集,完成有效样本扩充。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增加变压器部件图像样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样本层次上满足检测算法的需求。

    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951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43006.5

    申请日:2016-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其包括流体通道(11)和冷却水通道(12),用于在冷却水作用下形成热泳效应;在流体通道(11)的管道内壁设置有“碳海绵”吸附层(111),所述“碳海绵”吸附层(111)为有机高分子气凝胶,用于吸附经热泳效应移动至流体通道(11)内壁处的颗粒;其中,所述过度段(2)的内径大于工作段(1)的内径,用于产生突扩突缩效应,使颗粒在突扩突缩过程中进行凝并;在本发明中,所述流体通道(11)为多个,其可以为圆形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本发明所提供的颗粒脱除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脱除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中小于2.5μm的小颗粒物。

    一种螺旋流式防沉积倒U型管

    公开(公告)号:CN10434475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322644.8

    申请日:2013-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用螺旋流式防沉积倒U型管,包括筒状倒U型管管壁及其内部设置的螺旋折流板,螺旋折流板的螺旋面通过与倒U型管中心线垂直正交、其长度为倒U型管半径的直线段做螺旋运动而形成,螺旋折流板的外边缘与倒U型管内壁相接,螺旋折流板的螺旋角为20°-50°。增加螺旋折流板,这样流体由原来的直线流动变成连续的螺旋状流动,以螺旋流的方式冲刷传热管束,防止颗粒物沉积于管壁。该倒U型管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的特点,可有效提高蒸汽发生器U型管的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

    防液态铅铋合金中颗粒物沉积的一回路冷却剂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353125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415444.7

    申请日:2013-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能装备领域,公开一种防液态铅铋合金中颗粒物沉积的一回路冷却剂管道,包括一回路内管道及其外设置的加热层。增加设置在一回路内管道外面的加热层,可通过加热层给内管道加热,使内管道的温度比冷却剂铅铋合金流体温度高,利用热泳原理,冷却剂内不熔细微颗粒物会从温度高的一侧移动到温度低的一侧,即颗粒物从管道内壁向管道中心移动,而不会向管道内壁移动,从而防止颗粒物沉积于管道壁。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维护的特点,可有效地提高一回路管道的安全性和换热性。

    一种具有石墨烯层的U型管

    公开(公告)号:CN105222117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45405.1

    申请日:2014-06-04

    Inventor: 周涛 宋明强 刘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石墨烯层的U型管,该U型管用于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蒸汽发生器中,其管壁设置石墨烯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石墨烯层的U型管具有热阻小,发电效率高,机械强度大和经济实用等特点。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水棒

    公开(公告)号:CN10285594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336919.9

    申请日:2012-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水棒。该水棒由水棒外壁和水棒内壁组成,其中,水棒外壁由两种材料构成,分为三层,其内外两层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中间层采用嵌入锗纳米晶体的绝热硅材料;水棒内壁由一种材料构成,只有一层。水棒外壁和水棒内壁围成了方环形水棒外管,水棒内壁围成了方形水棒内管。在超临界水冷堆水棒设计中,通过改进水棒的结构设计,采用热导率较小的水棒外壁材料和热导率较大的水棒内壁材料,从而使慢化剂轴向温升降低,慢化剂慢化效果增强,提高堆芯轴向功率分布的均匀性。该水棒具有结构简单,对原超临界水堆组件设计改进较小的特点,可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

    一种螺旋流式防沉积倒U型管

    公开(公告)号:CN10434475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22644.8

    申请日:2013-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用螺旋流式防沉积倒U型管,包括筒状倒U型管管壁及其内部设置的螺旋折流板,螺旋折流板的螺旋面通过与倒U型管中心线垂直正交、其长度为倒U型管半径的直线段做螺旋运动而形成,螺旋折流板的外边缘与倒U型管内壁相接,螺旋折流板的螺旋角为20°-50°。增加螺旋折流板,这样流体由原来的直线流动变成连续的螺旋状流动,以螺旋流的方式冲刷传热管束,防止颗粒物沉积于管壁。该倒U型管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的特点,可有效提高蒸汽发生器U型管的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