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与河岸角度的透水丁坝

    公开(公告)号:CN1104093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814589.1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整与河岸角度的透水丁坝包括竖向设置在河道一侧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前侧中部竖向开有凹槽,凹槽前侧的河道内竖向设有长方体状的坝体,所述坝体包括主坝体和设置在主坝体前为迎水面的副坝体,所述坝体的远岸面中部靠下的位置处横向设有牵引环,牵引环上固定有钢绞绳,所述坝体近岸面与钢板桩凹槽通过铰链铰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钢绞绳的另一端与河岸上的牵引机构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实现了可根据实际航道水深的需要来调整坝体与河岸的夹角,也可通过改变副坝体的位置来控制坝体过水孔洞的大小,从而可使水流通过透水丁坝群时逐级减缓水流流速。

    一种承船厢斜面运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86624.3

    申请日:2019-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船厢斜面运输系统,包括位于上游上闸首和下游下闸首之间的运输区,该运输区的地面修建斜面并平铺设斜面轨道,斜面轨道上安置承船厢,设置有驱动承船厢沿斜面运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承船厢底部向下连接有载厢架,载厢架的底面为斜面与运输区斜面一致,载厢架底部安装的轨道轮与斜面轨道配合装配,载厢架的顶面为平面,与承船厢底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增加了船舶在承船厢内的稳定性,当船舶在承船厢内产生位移时,传感器会通过PLC控制器对控制面板发出警报,示意工作人员停止承船厢,检查固定装置,待到警报解除以后,承船厢再次运作,增加了承船厢的安全系数。

    一种斜面式承船厢运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1910786624.3

    申请日:2019-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面式承船厢运输系统,包括位于上游上闸首和下游下闸首之间的运输区,该运输区的地面修建斜面并平铺设斜面轨道,斜面轨道上安置承船厢,设置有驱动承船厢沿斜面运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承船厢底部向下连接有载厢架,载厢架的底面为斜面与运输区斜面一致,载厢架底部安装的轨道轮与斜面轨道配合装配,载厢架的顶面为平面,与承船厢底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增加了船舶在承船厢内的稳定性,当船舶在承船厢内产生位移时,传感器会通过PLC控制器对控制面板发出警报,示意工作人员停止承船厢,检查固定装置,待到警报解除以后,承船厢再次运作,增加了承船厢的安全系数。

    一种角度可调整的透水丁坝

    公开(公告)号:CN210917205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430684.3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角度可调整的透水丁坝,包括竖向设置在河道一侧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前侧中部竖向开有凹槽,凹槽前侧的河道内竖向设有长方体状的坝体,所述坝体包括主坝体和设置在主坝体前为迎水面的副坝体,所述坝体的远岸面中部靠下的位置处横向设有牵引环,牵引环上固定有钢绞绳,所述坝体近岸面与钢板桩凹槽通过铰链铰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钢绞绳的另一端与河岸上的牵引机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根据实际航道水深的需要来调整坝体与河岸的夹角,也可通过改变副坝体的位置来控制坝体过水孔洞的大小,从而可使水流通过透水丁坝群时逐级减缓水流流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斜面式承船厢运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621526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1383744.0

    申请日:2019-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面式承船厢运输系统,包括位于上游上闸首和下游下闸首之间的运输区,该运输区的地面修建斜面并平铺设斜面轨道,斜面轨道上安置承船厢,设置有驱动承船厢沿斜面运动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承船厢底部向下连接有载厢架,载厢架的底面为斜面与运输区斜面一致,载厢架底部安装的轨道轮与斜面轨道配合装配,载厢架的顶面为平面,与承船厢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增加了船舶在承船厢内的稳定性,当船舶在承船厢内产生位移时,传感器会通过PLC控制器对控制面板发出警报,示意工作人员停止承船厢,检查固定装置,待到警报解除以后,承船厢再次运作,增加了承船厢的安全系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