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0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7107.0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交三航局第六工程(厦门)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表面多尺度结构识别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冻融损伤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的ECC表面损伤信息;S2,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优化的ECC冻融损伤强度预测模型;S3,根据步骤S1中获取的参数,通过步骤S2所述的预测模型确定ECC的表面损伤系数;S4,根据所述表面损伤系数实现对ECC冻融后损伤强度的预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识别的ECC冻融损伤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表面损伤照片信息即可推测材料的损伤强度。该模型利用图像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将纤维暴露、表面剥落等图像信息与损伤强度建立直接关联,实现了对冻融损伤后ECC材料性能的高效、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50459.9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双阶耗能支撑,主要包括位于内约束管和外约束管之间的第一耗能钢板组和第二耗能钢板组,第二耗能钢板组一端开有长圆孔,以实现分阶段耗能机制。一组预应力筋锚固于内约束管和外约束管两端的端板上,可以为支撑提供复位能力。本发明具有双阶段耗能特性,可以使结构适应不同强度等级的地震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在强震下的薄弱层效应,提高抗倒塌能力。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复位能力,可以使结构在震后具有低残余位移响应,大幅提升结构正常使用功能的恢复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