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560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589888.X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头端双腔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和设于导管上与其连通的球囊,所述导管前端口与球囊之间还设有侧腔管;所述侧腔管两端分别设有导丝出口和导丝入口;所述侧腔管平行于所述导管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球囊的作用,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时,可有效保护分支血管,避免分支血管出现严重的狭窄或闭塞;通过侧腔管的作用,可确保导丝顺利通过主支支架网眼重入分支血管,也能避免分支血管闭塞;另外,球囊还兼顾普通半顺应性球囊特点,对病变处进行预扩张,减少介入耗材及医疗费用,也便于导丝的顺利撤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54708.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钟禹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生物瓣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氧化锰与氧化锌按照质量比为1:0.5‑1混合后进行高温煅烧,然后研磨成纳米颗粒,将所得纳米颗粒置于甲苯环己酮中并进行超声分散30min,然后加入改性剂于60‑80℃下进行热处理1‑3h,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过滤膜,将所得溶液与抗钙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生物瓣膜材料浸泡于上述混合溶液中24h,取出生物瓣膜材料然后用无机溶剂洗涤干净即可。本发明的生物瓣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所得生物瓣膜材料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5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554708.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钟禹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生物瓣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氧化锰与氧化锌按照质量比为1:0.5‑1混合后进行高温煅烧,然后研磨成纳米颗粒,将所得纳米颗粒置于甲苯环己酮中并进行超声分散30min,然后加入改性剂于60‑80℃下进行热处理1‑3h,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过滤膜,将所得溶液与抗钙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生物瓣膜材料浸泡于上述混合溶液中24h,取出生物瓣膜材料然后用无机溶剂洗涤干净即可。本发明的生物瓣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所得生物瓣膜材料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05756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1910589888.X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头端双腔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和设于导管上与其连通的球囊,所述导管前端口与球囊之间还设有侧腔管;所述侧腔管两端分别设有导丝出口和导丝入口;所述侧腔管平行于所述导管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球囊的作用,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时,可有效保护分支血管,避免分支血管出现严重的狭窄或闭塞;通过侧腔管的作用,可确保导丝顺利通过主支支架网眼重入分支血管,也能避免分支血管闭塞;另外,球囊还兼顾普通半顺应性球囊特点,对病变处进行预扩张,减少介入耗材及医疗费用,也便于导丝的顺利撤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236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8458.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5/15 , C12N5/0784 , C07K14/65 , G01N33/569 , A61K38/30 , A61P9/10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LAP+CD11c+DCs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用途。一方面涉及LAP+CD11c+DCs在制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涉及LAP+CD11c+DCs在制备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炎症反应的药物中的应用;还涉及检测LAP+CD11c+HLA‑DR+Lin‑DCs含量的制剂在制备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型心绞痛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明确了LAP+CD11c+DC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价值;还通过利用动物模型的明确了LAP+CD11c+DCs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价值;还发现了IGF‑1在LAP+CD11c+DCs细胞中高表达,为获取IGF‑1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外周血中LAP+CD11c+HLA‑DR+Lin‑DCs含量来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病严重程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0844886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015719.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头端双腔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和设于导管上与其连通的球囊,所述导管前端口与球囊之间还设有侧腔管;所述侧腔管两端分别设有导丝出口和导丝入口;所述侧腔管平行于所述导管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球囊的作用,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时,可有效保护分支血管,避免分支血管出现严重的狭窄或闭塞;通过侧腔管的作用,可确保导丝顺利通过主支支架网眼重入分支血管,也能避免分支血管闭塞;另外,球囊还兼顾普通半顺应性球囊特点,对病变处进行预扩张,减少介入耗材及医疗费用,也便于导丝的顺利撤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16789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1482554.X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内远端注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轴向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导管设有位于第一通道端部的导丝口,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设有位于导管管壁上的导丝交换口;所述第二通道靠近导丝口的一端、且位于导管背离导丝交换口一侧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道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且位于导管管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道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且位于导管管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不透光片,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出口面积由导丝交换口至导丝口方向依次变大。该导管结构简单,价格合理,使用效果好,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9019719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0223849.9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2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导尿管,包括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的导尿管体及设于所述导尿管体内的导丝,所述导尿管体封闭端设有侧孔;所述导丝的内端设于所述导尿管体内部,所述导丝的外端经所述导尿管体开口端伸出至导尿管体外部;所述导丝的内端设有球状凸球部,所述导丝上还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导尿管体内壁还同轴固定有环形网状的挡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导丝伸入导尿管体并插入尿道时,可以保持直线型进入,而当需要弯曲时,只需要往前顶导丝使其内凹部露出,而由于内凹部受力后比导丝其余位置更易弯曲,从而实现了弯曲部位可控,同时导丝弯曲比现有的直线型导尿管管体更容易,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
公开(公告)号:CN209108212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0350336.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钟禹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流管,包括顺序同轴布置的固定管、连接管、管套和引流管管体;固定管内壁设有内螺纹段;连接管一端外壁设有与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连接管另一端外壁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凸起环;管套一端套设在连接管一端外壁并与其间隙配合,管套另一端套设固定于引流管管体一端。通过在现有的固定管和引流管管体之间设置连接管和管套,且由于固定管与连接管螺纹连接,而连接管与管套活动连接,因此在连接管转动时,引流管管体不会随之转动,因而引流管管体不会缠绕扭曲,提高了连接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