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11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0804.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内镜的肠道肿瘤标记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属于成像剂技术领域。考虑到标记染料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安全性,本发明首次使用DSPE‑PEG‑FITC纳米脂质体作为染料标记UEA‑I,并研究了该种方式中UEA‑I在正常肠上皮和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成功验证了荧光标记的DSPE‑PEG‑FITC‑UEA‑I作为肠道成像剂的可行性,进而可通过光学成像应用到结肠癌的检测中。本发明结合了共聚焦内镜的优势和特异分子标记物的优势,可对腔内表面进行实时成像,无创微创,降低检查风险,特异性标记肿瘤标志物,可实现瘤性病变的早期、精准诊断和诊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39790.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6V10/764 , A61B1/273 , A61B1/31 , A61B1/04 , A61B1/00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30 , G06V10/34 , G06V10/50 , G06V10/7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柔性肠胃镜机器人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图像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基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处理、预处理、增强处理及传输至显示模块输出,基于该数据分类、建模、误差数据处理、误差综合模型处理、训练、优化、精度补偿、数据收集整理、数据识别、分析提取相关数据信息,并对相似度、特征、规律、数据内容描述对比、复查及标记数据,基于设定内容通过判定模块对数据标记内容判定,并计时执行A任务模块或B任务模块及输出至通知模块,由误差建模模块采用建模、分析误差、识别、融合误差建立综合模型,并优化、补偿模型,获得精度较高模型,并提取模型特征达到多个对比分析进行诊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80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71357.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杨玲 , 李钟霖 , 高文康 , 楚慧款 , 胡利琳 , 陈阅 , 严胜琦 , 成紫璐 , 李泽轩 , 袁航 , 车嘉科 , 李薇 , 杨博雯 , 蔺蓉 , 朱清静 , 王玮珺 , 潘晓莉 , 贺若杭 , 关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肠道Ticam1在调控MASH肠道炎症反应的应用,所述应用是通过抑制肠道内的Ticam1,促进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生长,该菌编码QAA37749.1催化甜菜碱转化,改善MASH。本发明还提供了肠道Ticam1在制备MASH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对应的MASH治疗药物。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Ticam1可加剧HFD小鼠肠道损伤,而在IEC中缺失Ticam1,可减轻HFD诱导的肝炎及肝纤维化,改善HFD诱导的代谢紊乱,并导致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再进一步结合实验和分析得出Ticam1对MASH的影响机制,为制备MASH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具有令人瞩目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850804.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内镜的肠道肿瘤标记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属于成像剂技术领域。考虑到标记染料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安全性,本发明首次使用DSPE‑PEG‑FITC纳米脂质体作为染料标记UEA‑I,并研究了该种方式中UEA‑I在正常肠上皮和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成功验证了荧光标记的DSPE‑PEG‑FITC‑UEA‑I作为肠道成像剂的可行性,进而可通过光学成像应用到结肠癌的检测中。本发明结合了共聚焦内镜的优势和特异分子标记物的优势,可对腔内表面进行实时成像,无创微创,降低检查风险,特异性标记肿瘤标志物,可实现瘤性病变的早期、精准诊断和诊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662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51001.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化科催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催吐装置,包括咬合板;防护装置;驱动催吐装置;硅胶催吐气棒杆。本发明通过驱动催吐装置依次驱动防护装置与硅胶催吐气棒杆运动,硅胶催吐气棒杆运动时实现对患者喉部进行移动催吐的效果,自动化缓慢的顶出催吐,能够避免手动操作导致过度插入损伤患者喉部的问题,减少患者因经验的缺失或者意外的情况导致受伤的问题,在催吐期间预先启动防护装置,实现对患者口腔内咬合板插入深度进行固定限制的效果,避免患者因为外在因素导致意外深入吞入咬合板,提高咬合板安全性,同时,刚开始弹性定位的防护挡板能够根据不同患者唇部存在的不同位置进行定位,提高咬合板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