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28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00125.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胸腔闭式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倾倒胸瓶,该防倾倒胸瓶设计了专用的防回流结构,且防回流结构内球体定位槽的数量≥2,且朝向不同方向,密封球放置在其中一个球体定位槽内,当胸瓶倾倒时,防回流结构内的密封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锥形密封腔的细端滚动,由于锥形密封腔的细端内径小于密封球,密封球会将液体通路暂时封闭,从而起到防止水封液回流,保持水封暂时稳定的作用,从而防止收集腔内的引流液和气体逆流至病人胸腔,造成气胸和感染。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理疗康复中,防止病人术后造成气胸和感染,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2285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200125.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胸腔闭式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倾倒胸瓶,该防倾倒胸瓶设计了专用的防回流结构,且防回流结构内球体定位槽的数量≥2,且朝向不同方向,密封球放置在其中一个球体定位槽内,当胸瓶倾倒时,防回流结构内的密封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锥形密封腔的细端滚动,由于锥形密封腔的细端内径小于密封球,密封球会将液体通路暂时封闭,从而起到防止水封液回流,保持水封暂时稳定的作用,从而防止收集腔内的引流液和气体逆流至病人胸腔,造成气胸和感染。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理疗康复中,防止病人术后造成气胸和感染,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
公开(公告)号:CN21519149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23192091.3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5/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动脉监测机构转接装置,包括三通连接器和套接件。三通连接器,具有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转换连接器,包括管体和套接件;套接件内侧壁设有螺纹连接部,套接件内的管体为管体套接端,管体套接端和套接件之间为套接空间;所述套接件能与所述第三通道连接,所述管体的前端能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连接件和转换连接器的组合,可实现多种方式的组装,便于在多监测动脉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多动脉血压的监测;在不改变三通连接件的前提下,通过转换连接器即可实现多个转换连接器匹配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2327062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0359513.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闭式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倾倒胸瓶,该防倾倒胸瓶设计了专用的防回流结构,且防回流结构内球体定位槽的数量≥2,且朝向不同方向,密封球放置在其中一个球体定位槽内,当胸瓶倾倒时,防回流结构内的密封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锥形密封腔的细端滚动,由于锥形密封腔的细端内径小于密封球,密封球会将液体通路暂时封闭,从而起到防止水封液回流,保持水封暂时稳定的作用,从而防止收集腔内的引流液和气体逆流至病人胸腔,造成气胸和感染。本实用新型能够广泛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理疗康复中,防止病人术后造成气胸和感染,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5900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015425.0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1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误吸氧气湿化装置,包括瓶体以及设置于瓶体的进气机构和出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下端位于所述瓶体下部;所述出气机构包括第一出气组件和第二出气组件;所述第一出气组件包括,中通的第一出气管体,一端连通于第一出气管体的第一球体管,在第一出气组件中活动的第一球体;第二出气组件包括,中通的第二出气管体,一端连通于第二出气管体的第二球体管,在第二出气组件中活动的第二球体;所述第一球体管和第二球体管向不同方向倾斜;有益效果是:设有多个出气口,在倾倒时能够保证至少一个出气口正常工作,不影响出气效果,同时不会发生逆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