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7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8756.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池退化的微电网储能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电池可用容量模型,来量化长期运行中储能可用容量的损耗,长期运行中储能可用容量的损耗包括由使用引起的电池容量退化率和随时间发生的电池容量退化率;以包含储能投资成本、储能更换成本、微电网运行成本和微电网购电成本在内的长期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电池退化对储能可用容量的影响,以及建立典型日运行约束,建立微电网储能规划模型;选取典型日作为运行场景,求解微电网储能规划问题,获得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和更换储能的年限;本发明获得的储能配置方案能够计及由使用引起的容量退化和随时间发生的容量退化,从而在规划阶段更好的模拟实际运行中的电池储能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07218.X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8/2113 , G06F18/27 , G06F18/2413 , G06F18/2415 , G06N20/00 , G06N7/0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住宅负荷概率密度预测方法,包括:特征选择:基于最近邻K‑NN分类器的包裹式特征选择算法对于外部特征进行筛选;相似日选择:即根据选择的外部特征和负荷曲线为待预测日选择相似日,得到一个相似日数据集;点预测:在相似日数据集的基础上选择预测器对待预测日进行点预测;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对相似日使用核密度估计,估计某一时刻的经验分布函数,并使用点预测结果对这一分布进行矫正,从而得到概率密度分布。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提取出与负荷相关的特征,与现有技术的特征选择方法相比,所选择的特征更加具有关联性和代表性;通过相似日和点预测结果获得概率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以及更快的预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405522.1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输配电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中压供电质量综合调节系统,包括旁路模块、限流模块、并网电抗器模块、功率单元级联模块,解决中压高敏感负载供电质量问题。其中,限流模块连接中压供电质量综合调节系统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在交流电源正常运行时抑制交流电源的谐波分量,在交流电源故障时限制交流电流;旁路模块与限流模块并联,用于在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提供一个低阻抗的电流流通支路,促使交流电源直接向负载供电;功率单元级联模块通过并网电抗器连接至中压供电质量综合调节系统输出端口,用于在交流电源正常运行时调节负载的电能质量与有功功率,在交流电源故障时输出满足负载要求的交流电压,从而维持负载电压不间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827223.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阻抗隔离型中压供电质量提升系统的负载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定负载电压和有功功率控制为目标,将电网频率和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经有功功率控制输出为所述负载电压控制的参考相角θref,θref为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气量的dq变换相角;再将额定负载电压作为电压外环控制的参考电压,电压外环控制的输出作为电流内环控制的参考电流,并在电流内环控制的输出中叠加谐振抑制控制,同时叠加电压优化控制的补偿量和解耦量,最后得到逆变器参考调制电压;逆变器并网稳态运行时输出有功功率为0,而在离网时保证负载功率要求。在兆瓦级负载功率变化和电网扰动时,本发明能够实时保持高质量负载电压输出和功率支撑,且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05522.1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输配电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中压供电质量综合调节系统,包括旁路模块、限流模块、并网电抗器模块、功率单元级联模块,解决中压高敏感负载供电质量问题。其中,限流模块连接中压供电质量综合调节系统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在交流电源正常运行时抑制交流电源的谐波分量,在交流电源故障时限制交流电流;旁路模块与限流模块并联,用于在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提供一个低阻抗的电流流通支路,促使交流电源直接向负载供电;功率单元级联模块通过并网电抗器连接至中压供电质量综合调节系统输出端口,用于在交流电源正常运行时调节负载的电能质量与有功功率,在交流电源故障时输出满足负载要求的交流电压,从而维持负载电压不间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89220.X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线路传输安全的电力市场集中式出清方法及装置,构建了包含电网、发电商和柔性负荷商等主体的集中式电力市场,建立了相应的出清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出清机制,综合考虑了多主体和多方面因素,为使优化目标合理化、市场化,将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设立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节点安全约束和线路安全约束,并可以根据各条线路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安全裕度,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从而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90117.X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永涛 , 朱宏平 , 黄灿 , 沈文爱 , 刘修成 , 彭轶文 , 荀东亮 , 肖智中 , 朱浩 , 徐杰 , 王紫超 , 周仁忠 , 项梁 , 郑建新 , 翁方文 , 李浩 , 陈飞翔 , 胡伟 , 曹高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谐质量阻尼器,质量体与一级安装板沿X方向滑动连接,一级安装板与二级安装板沿Y方向滑动连接;在二级安装板上,与质量体四个侧面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支撑架,或者在二级安装板和一级安装板上,与质量体四个侧面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支撑架;质量体与四个支撑架之间设有弹簧;在质量体与X方向至少一个支撑架之间设有可调阻尼器,在质量体与Y方向至少一个支撑架之间设有可调阻尼器;或者在质量体、一级安装板和二级安装板之间设有可调阻尼器。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X向和Y向的阻尼减振,且受力结构良好,有害分力较小。能够通过改变参数,实现阻尼的主动调节。尤其适用于减震及抗风领域和结构振动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85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786091.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荆门市楚大机电有限公司
IPC: C03B9/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瓶机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PID算法智能化制瓶机的控制方法,该制瓶机通过用户空间将预设参数传递给内核空间的运动控制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对回转工作台的位置控制包括:伺服电机从控制单元收到预设的最大转速和转角,驱动回转工作台按照相应转角转动,该工作台坐标系与初始坐标系的夹角δ在可接受的最大误差外时,该工作台保持原有最大转速转动,转角为δ与可接受最小误差的差值,夹角δ在可接受的最大误差之内,回转工作台按照预设第二转速转动,转角按照PID控制算法进行补偿,直至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最小误差。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回转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同时还能进一步确保最终产品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23253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453804.8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小麦抗旱基因TaASR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构建了TaASR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获得转TaASR1基因烟草植株。采用干旱模拟实验证实转TaASR1基因烟草比对照烟草具有更强的耐旱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911220324.5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第一、二直流端口、DC‑DC功率变换器和单向半导体开关;第一直流端口正、负极分别与功率变换器直流输入端口正、负极连接,还分别外接供电直流系统;第二直流端口正负极分别外接受电直流系统,其中正极连接功率变换器直流输出端口正极及单向半导体开关负极,负极连接至第一直流端口负极;单向半导体开关正极与功率变换器直流输出端口负极连接,第一直流端口正极与单向半导体开关正极连接。本发明在功率变换器直流输出端口正负极之间反向并联单向半导体开关,将功率变换器输入端正极连接至单向半导体开关正极,当功率变换器因故障失效时,通过单向半导体开关恢复电能传输,提高电能传输系统可靠性,极大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