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35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682643.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任评估的场景自适应权限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发起的访问请求,基于所述访问请求获取用户对应的角色权限;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上下文条件,基于所述上下文条件,确定访问控制策略后,基于所述访问控制策略对所述用户对应的角色权限进行调整;基于预先建立的信任评估模型以及信任阈值,对用户进行信任评估,以得到信任评估结果,其中,所述信任评估模型通过模糊Q学习方法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建立;基于调整后的用户对应的角色权限以及所述信任评估结果,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权限管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提前准确的评估用户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145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310262.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重模型的访问控制权限执行验证方法和装置,通过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通了不同域和系统之间的壁垒,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域之间进行安全的流转,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提高了建模结果的可信度。将实施模型中的静态目标网络系统的具体实现替换为终端用户的动态行为,这样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系统运行时的状态,避免了理想化假设对验证结果的影响。对访问控制策略和相应的行为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能够快速获得规范模型和实施模型,并将模型对比问题转换为图的同构问题,能够有效验证访问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减少了传统方法中繁琐的手动验证过程,节省了时间和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73577.X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色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焦亡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双色荧光蛋白标记细胞焦亡效应基因GSDME和组蛋白基因H2B的PB载体质粒;筛选稳定表达双色荧光蛋白标记的GSDME和H2B的B16肿瘤细胞焦亡细胞株;使用Caspase‑3活化的药物刺激双色荧光蛋白标记的GSDME和H2B的B16肿瘤细胞焦亡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成像可视化B16肿瘤细胞焦亡过程以及细胞活性检测。本发明一方面能够直观可视化观察肿瘤细胞焦亡发生时细胞核以及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另一方面本发明建立的B16肿瘤细胞焦亡细胞株模型可作为筛选诱导细胞焦亡药物的有力工具,为进一步探究可视化细胞焦亡激起的免疫学分子机制提供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42423.6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式装袋打包一体的医用污衣车,具备:箱体,箱体的顶端具有置物开口,置物开口上设置有箱盖;放袋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开袋装置,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且位于放袋装置上端。打包装置,设置在开袋装置上,与开袋装置保持同步运动且用于将闭合后的污衣袋袋口进一步收口打包。本发明通过在卷袋筒上缠绕点断式污衣袋可以保证污衣袋的充足供应,不用频繁手动添加污衣袋;另外本发明还利用背向驱动机构驱动开袋装置运动,利用横移组件带动收缩式并袋组件工作,大大简化了人工操作的步骤,提高的装置的便利性,同时降低了病毒传递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346816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33646.3
申请日:2001-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4B35/46 , C04B35/622 , C04B35/634
Abstract: 一种复合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取优化材料成分、改进烧结工艺、细化晶粒的手段进一步提高其强韧性,该金属陶瓷成份为:25≤Ti≤30,6≤C≤8.5,25≤Ni≤40,12≤Mo≤20,2≤N≤3,5≤W≤10,0.4≤Cr≤1.0。其制备工艺为:将单质元素Ti、C、Ni、Mo粉末混合,在氩气保护下,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包括纳米级TiCx和NiMo固溶体的混合物,再与TiN、WC、Cr3C2、C粉末一起配制成符合上述成份的混合料,加入成型剂、压制成型,在真空度高于5Pa的条件脱脂,在真空度高于1.0×10-1Pa的条件下烧结,在压力为100-150MPa,处理温度1350-1400℃的条件下进行热等静压处理。所述材料具有高硬度,高抗弯强度,HRA≥90.0,σb≥2500MPa。可用于刀具、拉丝模、压制模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61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4833.6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4W40/02 , H04W48/16 , H04L45/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局域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与接入优化方法,多链路流量分配与接入优化方法包括:AP确定系统参数;AP计算得到最优分配#imgabs0#AP将得到的最优分配#imgabs1#广播给各节点;各多链路设备根据AP提供的信息调节流量分配概率为#imgabs2#本发明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分析得到WiFi 7多链路网络的时延计算模型,根据系统参数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优分配策略,然后将策略利用广播传给各个节点,让节点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实现最小化时延;适用于概率性接入策略的多链路设备,并且允许场景中包含任意个单链路设备,以及网络中使用任意条链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29033.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367 , G06F17/11 , G06F17/10 , G06F17/16 , G01R31/389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SOC与模型参数联合估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全钒液流电池简化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用于表征等效内阻、极化内阻、极化电容与电池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采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通过实时测量的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池端电流和电压,以及估计的全钒液流电池的SOC,估算全钒液流电池简化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得到全钒液流电池的等效内阻、极化内阻、极化电容的估算结果;同时实时测量的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池端电流和电压,采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全钒液流电池的SOC。本发明可以避免全钒液流电池模型参数辨识与SOC估计过程的数据饱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363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734079.3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诊断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颈动脉超声探头的精确定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的精定位机构固定在支架的上方,用于检测探头相对于待测对象头部的位姿,使用时探头位置测量辅助机构与探头连接,用于提供编码标记点,工作时,待测对象头部位于精定位机构的下方,该精定位机构分别检测待测对象头部和探头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姿,以此获得探头相对于待测对象头部的位姿。本发明能够确保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复查中快速且准确地将探头定位到初次探测的位置,获得相同的超声切面,从而减少用户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次诊断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从根本上解决多次检测结果无法进行有效比照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7350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9085.1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局域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链路同步接入吞吐量优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多链路同步接入吞吐量优化方法包括:AP确定系统参数;AP计算得到最优初始退避窗口;AP将得到的最优初始退避窗口和最大退避级广播给各节点;各节点根据AP提供的信息调节各自初始退避窗口和最大退避级。本发明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分析得到WiFi 7多链路网络的吞吐量模型,根据系统参数动态调节WiFi 7多链路网络的初始退避窗口,以达最大吞吐量;通过最大化网络吞吐量提高WiFi 7多链路网络性能,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适用于最长退避接入和最短退避接入两种接入策略以及包括单链路在内的任意链路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36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34079.3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诊断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颈动脉超声探头的精确定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的精定位机构固定在支架的上方,用于检测探头相对于待测对象头部的位姿,使用时探头位置测量辅助机构与探头连接,用于提供编码标记点,工作时,待测对象头部位于精定位机构的下方,该精定位机构分别检测待测对象头部和探头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姿,以此获得探头相对于待测对象头部的位姿。本发明能够确保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复查中快速且准确地将探头定位到初次探测的位置,获得相同的超声切面,从而减少用户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次诊断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从根本上解决多次检测结果无法进行有效比照的技术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