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86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048134.6
申请日:2020-01-16
IPC: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卷积神经网络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卷积层,每个卷积层包括至少一个卷积核组,每个卷积核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卷积核,每个卷积核组的各卷积核对输入的具有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像数据的相同特征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特征图,卷积核组的一个卷积核经过旋转能得到卷积核组的其他卷积核;以及至少一个池化层,每个池化层利用与卷积核组的各卷积核分别对应的池化窗口对各卷积核输出的特征图进行池化,以输出池化后的特征图,其中,通过绕与卷积核组的一个卷积核对应的池化窗口的中心而旋转该池化窗口,能得到与卷积核组中的其他卷积核对应的池化窗口。本公开的卷积神经网络自身具有旋转不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831630.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有效的对PON网络进行升级改造。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第一PON端口中每个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以及对应的时间区间,并根据多个第一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确定预测流量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PON端口;根据第一目标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以及对应的时间区间,从多个高速率且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PON端口中选择第一目标PON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PON端口;第二目标PON端口所在的OLT设备为:多个OLT设备中在第一目标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预测流量峰值最低的OLT设备。如此,通过PON端口的时序特征,实现低速率的PON端口迁移至高速率PON的平滑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316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600825.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稀疏用户分布的光接入网ODN智能聚类规划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首先,针对某规划区域,在ODN网络的配线段,以区域内的用户地理位置为输入,随机生成k个初始质心的位置坐标作为二级分光点;然后,构造代价函数T,并对初始质心的个数k以及位置坐标进行优化;接着,确定一级分光点的位置坐标并优化;根据优化后的二级和一级分光点的位置,计算光纤预留长度,完成配线段的规划;针对ODN网络的馈线段规划,通过实地区域间的连通关系确定权值连通图,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寻找最小生成树;最后、根据配线段和馈线段的规划结果,完成对稀疏用户的光接入网ODN规划。本发明上下结合,在实现最优规划的同时,减少了光纤规划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52220.4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分辨重建的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待检测的图像数据;超分辨率重建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超分辨率重建处理;目标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对经过超分辨率重建处理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以及划分和融合模块,被配置为将经过目标检测的所述图像数据裁剪为多个子图像数据,并将各个所述子图像数据的检测结果映射至组合后的图像数据中以进行坐标融合,从而得到目标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3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480390.1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21 , H04L12/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业务的网络路由差异性定量评价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首先,确定业务需求的网络拓扑图,并针对拓扑图中的源节点vs与宿节点vt,确定两个节点之间信息传输的实际业务通道pathB;同时选用不同的选路衡量指标,对每一种指标选择一个业务通道,所有指标下的业务通道构成业务通道集合pathA。针对业务通道集合pathA以及实际业务通道pathB,分别确定各通道所包含的边集合,节点序列集合和边序列对应权值的集合,求出业务通道集合pathA中每个通道分别与实际业务通道pathst_j之间的重合率,进行网络路由差异性定量评价。本发明使得网络中的实际业务通道有了定量的评价,为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供了一个改变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021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001202.X
申请日:2010-01-04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生成通知彩信业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通知者通信终端、接收者移动通信终端、电信服务器和网关、彩信生成服务器和互联网资源服务器,彩信生成服务器与电信服务器和网关相连,彩信生成服务器还和互联网资源服务器相连;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使用Mashup技术实现自动生成通知彩信业务的方法,基于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使通知彩信更具有针对性,并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电信服务提供更多通知者和接收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且不会增大通知者的操作难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972204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124143.4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预留机制的自动交换光网络共享网状保护方法。该方法中,首先将链路分入若干个共享风险链路组;并将特定链路的容量区分成分配、预留、空闲三种状态;确定工作连接所经过的链路,根据该链路所属的共享风险链路组集确定保护连接。当工作连接所通过的链路失效时,源节点选择该链路所属的共享风险链路组集中容量处于预留状态的链路建立保护连接,将工作连接的业务切换到保护连接上。本发明将保护和恢复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了单保护中的容量使用率低的问题和单恢复中服务质量不保证和恢复速率慢的问题,是一种恢复速度适中、容量利用率高、服务质量有保证的一种新型保护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8253.9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张影 , 许敏 , 王臻 , 陆涛 , 李洋 , 朱雪阳 , 杨爽 , 胡阳 , 张俊尧 , 冯宝 , 张明 , 刘峰 , 朱骥 , 蒯本链 , 宋凯 , 陈犇前 , 卞宝银 , 申圳 , 丁雍 , 童三宝 , 周慧凯 , 陈婧楠 , 杨帆 , 孙望舒 , 李慧 , 李欣洋
IPC: H04L41/14 , H04L67/12 , H04L12/66 , H04L47/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智能网关业务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各电力设备终端的业务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根据已知的业务类型,对业务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将所述业务数据输入至所述业务识别模型,进行业务识别,以输出业务流;对所述业务流进行流分类和流标记,并优化调度配置,以实现将所述业务流分类、分级传输至下一级网络。该方法通过业务识别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业务识别,并将其分类、分级传输至下一级网络,有利于提高数据计算性能以及信息传递效率,有利于5G切片网络合理高效的分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31630.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有效的对PON网络进行升级改造。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第一PON端口中每个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以及对应的时间区间,并根据多个第一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确定预测流量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PON端口;根据第一目标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以及对应的时间区间,从多个高速率且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PON端口中选择第一目标PON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PON端口;第二目标PON端口所在的OLT设备为:多个OLT设备中在第一目标PON端口的预测流量峰值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预测流量峰值最低的OLT设备。如此,通过PON端口的时序特征,实现低速率的PON端口迁移至高速率PON的平滑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2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117719.6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含待检测对象的图像的数据;分析图像的数据以确定待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和倾斜角度;根据待检测对象的位置信息和倾斜角度来确定用于生成预测框的位置信息和倾斜角度;根据用于生成预测框的位置信息和倾斜角度生成与待检测对象相匹配的预测框;以及利用预测框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图像检测过程中背景信息的引入,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