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09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3738.5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加载系统镜像方法,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的远程加载系统镜像方法通过PXE完成无盘启动,支持在内存中加载操作系统的功能。由于不同服务器操作系统各不相同,本发明远程加载系统镜像方法能够实现定制加载客户机各自服务器系统镜像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004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0692349.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管理方法,包括面向战术应用的微服务技术架构设计、轻量化的微服务运行支撑环境构建、面向战术环境的微服务可靠管理技术和信息服务全过程动态运维。本发明引入前沿的微服务架构用于应用管理,将战术级业务系统拆分成松耦合、更细粒度的服务单元,基于微服务框架的应用系统部署模式,具有易于开发和维护、启动较快、局部修改容易部署、按需伸缩部署等优点,实现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系统支撑环境构建,满足战术环境的轻量化、快速部署的军事应用要求,同时,项目针对战场环境对微服务的可靠管理进行研究,通过高可用管理、负载均衡、服务容错、调用追踪等优化技术,实现可靠性更高的应用运维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000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92349.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管理方法,包括面向战术应用的微服务技术架构设计、轻量化的微服务运行支撑环境构建、面向战术环境的微服务可靠管理技术和信息服务全过程动态运维。本发明引入前沿的微服务架构用于应用管理,将战术级业务系统拆分成松耦合、更细粒度的服务单元,基于微服务框架的应用系统部署模式,具有易于开发和维护、启动较快、局部修改容易部署、按需伸缩部署等优点,实现基于微服务的应用系统支撑环境构建,满足战术环境的轻量化、快速部署的军事应用要求,同时,项目针对战场环境对微服务的可靠管理进行研究,通过高可用管理、负载均衡、服务容错、调用追踪等优化技术,实现可靠性更高的应用运维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9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1003738.5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加载系统镜像方法,属于大数据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的远程加载系统镜像方法通过PXE完成无盘启动,支持在内存中加载操作系统的功能。由于不同服务器操作系统各不相同,本发明远程加载系统镜像方法能够实现定制加载客户机各自服务器系统镜像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0042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0678625.9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管理调度技术,包括超融合系统架构设计、基于超融合架构的资源一体化管理、面向国产异构平台的统一计算虚拟化、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存储虚拟化、基于软件定义的网络虚拟化和面向高机动环境的容器动态调度管理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管理调度技术提升战术云平台的虚拟化能力和管理能力,为构建陆军机动战术云全链路生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提供按需弹性的虚拟化计算存储资源池,实现异构融合计算虚拟化,同时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存储资源池,软件定义技术构建虚拟网络,形成超融合资源池,实现应用服务的本地化数据和网络访问,解决传统虚拟化部署模式的I/O瓶颈问题,提高服务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0042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78625.9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管理调度技术,包括超融合系统架构设计、基于超融合架构的资源一体化管理、面向国产异构平台的统一计算虚拟化、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存储虚拟化、基于软件定义的网络虚拟化和面向高机动环境的容器动态调度管理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管理调度技术提升战术云平台的虚拟化能力和管理能力,为构建陆军机动战术云全链路生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提供按需弹性的虚拟化计算存储资源池,实现异构融合计算虚拟化,同时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存储资源池,软件定义技术构建虚拟网络,形成超融合资源池,实现应用服务的本地化数据和网络访问,解决传统虚拟化部署模式的I/O瓶颈问题,提高服务响应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