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自动对焦快速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63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95980.2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探测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自动对焦快速搜索方法。针对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参数,采用相邻像素灰度方差法作为红外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实现对每帧红外图像的无延迟高速计算;对红外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值进行滤波处理;设定快速实焦搜索策略参数,包括给定初始搜索方向,并采取粗细结合的快速爬山搜索策略;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具备自动对焦功能,当收到自动对焦指令时,自动完成清晰度评价函数计算,控制运动机构以合理的方向、速度及精度带动镜组运动,驱动实焦搜索流程,最终达到对当前成像目标实焦成像的效果。本发明可以实现红外成像探测设备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的自动对焦,并在保证对焦成功率的前提下提高对焦速度。

    一种消除制冷型热像仪画面复现非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2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16731.9

    申请日:2016-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20 G01J2005/0048 G01J2005/0077 G01J2005/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制冷型热像仪成像复现非均匀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本方法的实施硬件环境:红外热像仪、面源黑体、传感器、上位计算机;(2)定位来源;(3)红外热像仪正常上电;(4)参数采集;(5)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和校正参数的计算、存储;(6)在红外探测机芯组件中设置消除复现非均匀性的校正模块;(7)去除传感器、面源黑体、上位计算机;(8)重启红外热像仪。经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画面清晰、动态范围高、各像素对同样辐射响应均匀,可弥补由内部杂散辐射等因素造成的图像缺陷,具备长时间工作不复现图像非均匀性的特性,可提高制冷型热像仪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IRFPA成像系统动态范围的自适应积分时间调节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6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12393.3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公开的IRFPA成像系统动态范围的自适应积分时间调节方法及其装置,通过所述IRFPA成像系统对场景图像进行采集,得到场景图像信息;比较所述场景图像信息的AD采样平均值和AD采样平均值的预设范围,得到AD采样平均值的比较结果;根据所述AD采样平均值的比较结果调整IRFPA成像系统动态范围的自适应积分时间;对所述自适应积分时间的非均匀性进行校正,实现所述IRFPA成像系统动态范围。能够解决IRFPA成像系统中因动态范围小导致的目标变化信息缺失的问题,利用探测器自适应变积分时间的方法,在不同温度场景下根据当前场景的图像灰度值一步步计算出合适的积分时间并调整,并实现红外图像在免标定的情况下快速调整红外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

    一种消除制冷型热像仪画面复现非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2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216731.9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制冷型热像仪成像复现非均匀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本方法的实施硬件环境:红外热像仪、面源黑体、传感器、上位计算机;(2)定位来源;(3)红外热像仪正常上电;(4)参数采集;(5)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和校正参数的计算、存储;(6)在红外探测机芯组件中设置消除复现非均匀性的校正模块;(7)去除传感器、面源黑体、上位计算机;(8)重启红外热像仪。经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画面清晰、动态范围高、各像素对同样辐射响应均匀,可弥补由内部杂散辐射等因素造成的图像缺陷,具备长时间工作不复现图像非均匀性的特性,可提高制冷型热像仪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种轻小型一体化刚柔结合成像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17406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18025.6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见光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小型一体化刚柔结合成像电路。包括成像板、数字板、电源板和接口板;成像板、数字板、电源板和接口板均为刚性硬电路板,成像板与数字板之间柔性连接,数字板与电源板之间柔性连接,电源板与接口板之间柔性连接。所述的柔性连接均采用双层挠性S型弯折设计,两层导体铜中间为绝缘聚酰亚胺类基材,外层压合两张覆盖膜或阻焊,并配合地层设计。本发明用柔性PCB代替电缆或排线,有效改善可见光成像装置EMC设计,提高板间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避免系统共地信号串扰等,改善了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实现可见光成像装置的集成化、小型化、模块化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