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87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98121.8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即以芦苇原材为载体,通过取2%浓度过氧化氢40-48、硼氢化钠8-10、氯化钠0.4-0.8、α-烯基磺酸钠0.1-0.5、八角3.4-5.2、儿茶素0.2-0.3、水250-280、二水氯化钙6-8、助剂4-5用去离子水分别调制成改性液。采用恒温浸渍的手段,在水浴锅中对芦苇茎秆进行增韧改性处理。处理温度为80~90℃,恒温浸渍时间为2个小时。发明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改性后的芦苇茎秆,参考《GB/T 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竹材试验密度的方法,测得其密度增大128%;运用三点弯曲法计算茎秆的弹性模量E,得出其强度增加160%,改性效果较好。处理后的芦苇更容易弯曲,且能在结束弯曲后恢复到弯曲前状态,可用于芦编制品的生产。

    一种芦编制品用芦苇秸秆增韧改性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3974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24389.X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编制品用芦苇秸秆增韧改性处理工艺。即以芦苇原材为载体,改性剂由聚乙二醇20070~90份,乙醇5~10份,水10~30份组成。改性处理采用真空浸渍的方式,处理条件为压力-0.09MPa,温度为40-60℃,浸渍时间12~36小时。浸渍后取出放入自封袋中,密封保存。经本方法改性后的芦苇茎秆,参考《GB/T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竹材试验密度的方法,测得其密度增大553%;运用三点弯曲法计算茎秆的弹性模量E,得出其强度增加600%,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处理后的芦苇更容易弯曲,且能在结束弯曲后恢复到弯曲前状态。

    一种过氧化氢增韧改性芦苇原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3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24720.8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氧化氢增韧改性芦苇原材的方法。即以芦苇原材为载体,通过取30%过氧化氢用去离子水分别调制成浓度1~3%的改性液。采用恒温浸渍的手段,在水浴锅中对芦苇茎秆进行增韧改性处理。处理温度为80~90℃,恒温浸渍时间为1~3个小时。发明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改性后的芦苇茎秆,参考《GB/T 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竹材试验密度的方法,测得其密度增大110~128%;运用三点弯曲法计算茎秆的弹性模量E,得出其强度增加140~160%,改性效果较好。处理后的芦苇更容易弯曲,且能在结束弯曲后恢复到弯曲前状态,可用于芦编制品的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