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7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74969.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1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3/00 , C02F101/10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无机碳的小球藻及其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的方法,所述小球藻的保藏名称为小球藻Chlorella sp.MIHQ61,拉丁文为Chlorella sp.MIHQ61,保藏日期:2024年1月29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095。本发明的小球藻可以促进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等多重优点;本发明的微藻藻株在生活污水中培养获得最高生物质产率达68.92mg·L‑1·d‑1,固碳效率最高达到85%,能够实现54%的溶解性无机碳固定率,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6732.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曲霉以及一种捕获微藻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于2021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3233,核酸序列如SEQ:NO.1所示。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微藻捕获成本高、效率低、不稳定、高价值物质含量低的问题,可在短时间内捕获藻细胞并形成微藻‑真菌大颗粒以便收获,捕获效率高达98.12%,且体系更为稳定,与其他生物捕获剂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体系的高价值物质含量。捕获过程操作简便,条件易于实现和控制,有效降低了微藻收获的成本,满足了微藻商业化生产应用的要求,是一条经济、高效地捕获微藻的新途径,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74969.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1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3/00 , C02F101/10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无机碳的小球藻及其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的方法,所述小球藻的保藏名称为小球藻Chlorella sp.MIHQ61,拉丁文为Chlorella sp.MIHQ61,保藏日期:2024年1月29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095。本发明的小球藻可以促进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等多重优点;本发明的微藻藻株在生活污水中培养获得最高生物质产率达68.92mg·L‑1·d‑1,固碳效率最高达到85%,能够实现54%的溶解性无机碳固定率,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078684.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碳紫外诱变微藻Chlorella sp.MHQ2及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突变藻株Chlorella sp.MHQ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3年05月2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691。本发明优点在于,所述藻株生长速率较野生株提升30.3±4.16%。本发明包括将特定接种量的微藻进行紫外辐照,依次经过暗培养、光修复、致死率达标后纯化分离高固碳藻株;取样测量其生长曲线、光合特性、生物质干重、油脂及水中葡萄糖含量;通过综合评价法选取较优微藻突变株处理污水。本发明通过多指标筛选固碳藻株,确保其固碳与净水效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