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花米草的脱盐优化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1519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295960.8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互花米草的脱盐设备,包括脱盐仓、二通阀、自动控制器、盐度检测系统、反渗透系统、蠕动泵以及连接水管。一种互花米草的脱盐优化方法,包括:S1.互花米草样品预处理;S2.设置清水脱盐方法、料液比和脱盐时间为实验因素,并设置不同水平;S3.设计多组水平组合的实验条件进行脱盐实验;S4.开启互花米草的脱盐设备,将经预处理后的互花米草投入脱盐仓,根据多组水平组合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监测水中的含盐量;S5.分析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水平组合,为最佳工艺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脱盐设备及其脱盐优化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脱盐率高并且脱盐处理后的盐水回收率高。

    一种互花米草的脱盐优化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151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95960.8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互花米草的脱盐设备,包括脱盐仓、二通阀、自动控制器、盐度检测系统、反渗透系统、蠕动泵以及连接水管。一种互花米草的脱盐优化方法,包括:S1.互花米草样品预处理;S2.设置清水脱盐方法、料液比和脱盐时间为实验因素,并设置不同水平;S3.设计多组水平组合的实验条件进行脱盐实验;S4.开启互花米草的脱盐设备,将经预处理后的互花米草投入脱盐仓,根据多组水平组合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监测水中的含盐量;S5.分析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水平组合,为最佳工艺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脱盐设备及其脱盐优化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脱盐率高并且脱盐处理后的盐水回收率高。

    滨海盐碱地柽柳快速造林绿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0121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147550.8

    申请日:2010-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柽柳快速造林绿化的方法,利用柽柳属植物(Tamarixps.)超强的耐盐碱性,以及柽柳属植物种子小、萌发能力强、易成活和不定期开花等生理生态学特点,在造林地上风向垂直于主风向栽植一条或多条柽柳种源林带,在柽柳种源林带的下风向进行风力落种区整地;借助风力传播柽柳种子,在风力落种区自然落种出苗,通过田间管理措施促进成林。在滨海盐碱地进行面上规模化柽柳造林,形成了一项滨海盐碱地柽柳快速造林绿化技术,简捷、快速、经济,而且还可提供大量的实生苗,供其他地方造林之用。

    滨海盐碱地柽柳快速造林绿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0121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47550.8

    申请日:2010-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柽柳快速造林绿化的方法,利用柽柳属植物(Tamarixps.)超强的耐盐碱性,以及柽柳属植物种子小、萌发能力强、易成活和不定期开花等生理生态学特点,在造林地上风向垂直于主风向栽植一条或多条柽柳种源林带,在柽柳种源林带的下风向进行风力落种区整地;借助风力传播柽柳种子,在风力落种区自然落种出苗,通过田间管理措施促进成林。在滨海盐碱地进行面上规模化柽柳造林,形成了一项滨海盐碱地柽柳快速造林绿化技术,简捷、快速、经济,而且还可提供大量的实生苗,供其他地方造林之用。

    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247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34480.5

    申请日:200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D.树种选择及栽植;E.设置树穴表面覆盖层;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25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本发明的滨海中度盐碱地造林技术,使土壤水分含量大大增加,而盐分得到有效的淋洗降低,可以有效提高其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速度,林木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2470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810134480.5

    申请日:200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D、树种选择及栽植;E、设置树穴表面覆盖层;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25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本发明的滨海中度盐碱地造林技术,使土壤水分含量大大增加,而盐分得到有效的淋洗降低,可以有效提高其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速度,林木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