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773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610680486.7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湿地克隆植物的克隆性修复重金属镉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在镉污染水体岸边种植克隆植物双穗雀稗,待其定植后将植株先端置于镉污染水体,使其在水面上匍匐生长、分枝形成网状结构;并与岸边的分株形成连接的匍匐茎网络系统;定期收割水面的双穗雀稗植株。该方法利用岸边分株和水面分株之间的克隆整合作用,能够有效去除镉污染水体中的镉离子,减缓湿地水体重金属镉污染状况,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美化湿地景观,有效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和服务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9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564344.X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种植结构,该种植结构包括栽培坑、管桩和第一填土,通过在栽培坑内插设管桩,不仅使土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固定,还可以利用在管桩内第一填土的上方形成的灌溉坑蓄存雨水,蓄存的雨水受管桩的圈定竖直入渗,从而全部作用于待栽培植株的根系,使待栽培植株在成长初期获得充足的水分,后期根系穿过根孔还可实现更大范围的固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该种植结构的生态护坡结构,该生态保护结构通过在横向上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结构之间设置中部较高的挡板,将坡地上的地表径流分流至挡板两端的管桩内,使雨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植株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3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80486.7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湿地克隆植物的克隆性修复重金属镉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在镉污染水体岸边种植克隆植物双穗雀稗,待其定植后将植株先端置于镉污染水体,使其在水面上匍匐生长、分枝形成网状结构;并与岸边的分株形成连接的匍匐茎网络系统;定期收割水面的双穗雀稗植株。该方法利用岸边分株和水面分株之间的克隆整合作用,能够有效去除镉污染水体中的镉离子,减缓湿地水体重金属镉污染状况,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美化湿地景观,有效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和服务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581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85299.3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修复基质物流输送设备,包括基质仓柜和喷射机,其中,基质仓柜能够容纳生态修复用基质,基质仓柜的内部设置机械输送机,机械输送机能够输送生态修复用基质;基质仓柜能够固定于运输车辆上;喷射机与基质仓柜相连通,喷射机连接有喷射管,喷射机能够利用喷射管将生态修复用基质进行喷播。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生态修复基质物流输送方法,利用上述的生态修复基质物流输送设备,将生态修复用基质置于基质仓柜中,并利用运输车辆装载基质仓柜,运输车辆能够将基质仓柜运输至待修复地点;同时,机械输送机能够将生态修复用基质输送至喷射机,生态修复用基质经由喷射管完成喷播,提高生态修复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60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179736.9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区矿山生态恢复的土壤改良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制成:聚丙烯酸钾盐、风化煤、糖厂副产品的生物黄腐酸钾、天然沸石粉、复合微生物菌剂。首先将所述的聚丙烯酸钾盐、风化煤、生物黄腐酸钾、天然沸石粉按其重量份数混合均匀;然后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1:100的比例加水稀释,均匀喷洒并再次混合均匀,平衡10‑20天。可以用于客土覆盖工程,修复矿区较为平整或坡度较缓的坡面,也可以用于生态袋边坡修复工程,修复矿区坡度较陡、土壤条件差的渣石坡面。能明显提高植物出苗率,提高水分养分条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活性,加快土壤熟化过程,促进植被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60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79736.9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40 , B09C1/08 , C09K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区矿山生态恢复的土壤改良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制成:聚丙烯酸钾盐、风化煤、糖厂副产品的生物黄腐酸钾、天然沸石粉、复合微生物菌剂。首先将所述的聚丙烯酸钾盐、风化煤、生物黄腐酸钾、天然沸石粉按其重量份数混合均匀;然后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1:100的比例加水稀释,均匀喷洒并再次混合均匀,平衡10?20天。可以用于客土覆盖工程,修复矿区较为平整或坡度较缓的坡面,也可以用于生态袋边坡修复工程,修复矿区坡度较陡、土壤条件差的渣石坡面。能明显提高植物出苗率,提高水分养分条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活性,加快土壤熟化过程,促进植被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1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0844593.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定量监测和采集的装置,包括框架及从所述框架的中心延伸至所述框架的边缘的连接支架和用于升降框架的提拉部件,所述框架的中心固定设置有扣环,所述提拉部件连接于所述扣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监测浅水区的水生植物时无需将水生植物切割或是拔取水生植物即可进行水生植物的定量测定;只对深水区的水生植物进行拔取采集而监测,减少了对水生植物的破坏;框架上等间距的黑色区域与白色区域的变换,方便监测者的观察、记录,另外框架上黑色区域与白色区域的等间距相间与带刻度的提拉部件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透明度盘从而估测水体的透明度;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携,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1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4593.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98 , G01N1/08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定量监测和采集的装置,包括框架及从所述框架的中心延伸至所述框架的边缘的连接支架和用于升降框架的提拉部件,所述框架的中心固定设置有扣环,所述提拉部件连接于所述扣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监测浅水区的水生植物时无需将水生植物切割或是拔取水生植物即可进行水生植物的定量测定;只对深水区的水生植物进行拔取采集而监测,减少了对水生植物的破坏;框架上等间距的黑色区域与白色区域的变换,方便监测者的观察、记录,另外框架上黑色区域与白色区域的等间距相间与带刻度的提拉部件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透明度盘从而估测水体的透明度;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携,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98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64344.X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种植结构,该种植结构包括栽培坑、管桩和第一填土,通过在栽培坑内插设管桩,不仅使土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固定,还可以利用在管桩内第一填土的上方形成的灌溉坑蓄存雨水,蓄存的雨水受管桩的圈定竖直入渗,从而全部作用于待栽培植株的根系,使待栽培植株在成长初期获得充足的水分,后期根系穿过根孔还可实现更大范围的固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该种植结构的生态护坡结构,该生态保护结构通过在横向上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结构之间设置中部较高的挡板,将坡地上的地表径流分流至挡板两端的管桩内,使雨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植株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940307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688994.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种植结构,该种植结构包括栽培坑、管桩和第一填土,通过在栽培坑内插设管桩,不仅使土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固定,还可以利用在管桩内第一填土的上方形成的灌溉坑蓄存雨水,蓄存的雨水受管桩的圈定竖直入渗,从而全部作用于待栽培植株的根系,使待栽培植株在成长初期获得充足的水分,后期根系穿过根孔还可实现更大范围的固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该种植结构的生态护坡结构,该生态保护结构通过在横向上每相邻的两个种植结构之间设置中部较高的挡板,将坡地上的地表径流分流至挡板两端的管桩内,使雨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植株的成活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