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催化产过氧化氢的碳基非对称润湿性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76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110427.8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色可循环利用的一种高活性低廉催化剂负载三维多孔高氧传输碳基基底的非对称润湿性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廉价商业催化剂(如炭黑、活性炭、乙炔黑和石墨粉)等中的一种通过粘结剂涂覆到碳基基底上制成非对称润湿性复合电极,可应用于电化学反应器中,通过电催化氧还原生产碱性过氧化氢,属于电催化材料应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大多数电催化产过氧化氢的阴极制备过程繁琐复杂,成本高昂,传质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制备电极具有较高的过氧化氢产率和较低的电能耗,成本低廉,将此作为电化学反应阴极,于反应器内连续生产可用于纸浆漂白的过氧化氢浓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种去除卤代有机废水的Pd-Fe/石墨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987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30929.0

    申请日:2014-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卤代有机废水的Pd-Fe/石墨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技术领域。该催化剂是以石墨烯为载体,以金属钯和金属铁为活性成分,催化剂中钯的质量分数是1~3%,催化剂中铁的质量分数是1~3%。其制备方法如下:将氧化石墨剥离成氧化石墨烯,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负载金属离子;然后硼氢化钠还原混合液;最后抽滤及干燥,得到Pd-Fe/石墨烯催化剂,研磨成粉末状,即可供后续处理步骤使用。本发明制备的Pd-Fe/石墨烯催化剂与载单金属的石墨烯催化剂相比,具有更优良的催化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能,可替代载单金属的石墨烯催化剂广泛而高效的应用于处理含卤代有机废水领域;并且本发明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纳米粒子分散均匀和金属颗粒半径小。

    一种电化学还原CO2制取液体燃料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1365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01076.3

    申请日:2013-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还原CO2制取液体燃料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首先对石墨进行氧化制得氧化石墨,再将氯化钯、氢氧化钠,硼氢化钠和石墨烯溶液充分混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态的钯负载在石墨烯即得到钯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其表面负载的钯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大小为3.66±0.25nm。Pd负载在石墨烯上,可制得高分散的Pd催化剂,可作为还原剂参与反应,提供一个还原环境,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此外金属钯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使用Pd催化剂作为电化学阴极将CO2还原为液体燃料甲醇、甲酸或者乙酸,实现了CO2的资源化。

    一种多电极共同作用处理含氯有机废水的电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8818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71650.5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电极共同作用的用于去除水中氯代有机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电解装置,属于电化学及环境技术领域。其主体结构包括阴极室、阳极室、气体室、进气孔、阴极、阳极、卡板和隔膜,其中,包括两阴极和单阳极,两阴极为对称结构分居阳极两侧。本发明采用电化学阴极还原和阴阳极同时氧化耦合降解氯代有机污染物,使氯代有机污染物在阴极还原作用下脱氯,游离出的氯离子在阳极被氧化为氯气脱离电解体系,然后在阴阳极共同氧化耦合作用下处理含氯有机物,使含氯有机污染物降解。本发明在脱氯过程中无需添加催化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和材料的浪费,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且脱氯效率高,可以推广使用。

    一种处理水中含氯有机物的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198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237763.7

    申请日:200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水中含氯有机物的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催化剂包括碳质载体和金属钯,其中金属钯与碳质载体的重量份配比为0.1-10∶100,本发明方法首先对碳质载体进行酸预处理,然后采用氧化还原方法将金属钯负载于碳质载体上。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活性金属组分Pd以非晶态均匀分布在碳质载体表面,组分Pd的粒径分布在5nm以下,金属Pd活性组分附着力强、分散度高、有效利用率高。使用多功能载Pd催化剂作为电化学阴极催化剂使用时既对氯代有机物具有电还原脱氯能力(通入氢气),又可电还原产生H2O2(通入空气),采用阴极电化学还原脱氯和氧化结合处理含氯有机物废水,达到充分去除污染,并降低能耗,提高去污效率的目的。

    一种拒盐的海绵基/廉价碳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030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1151111.3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拒盐的海绵基/廉价碳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光热转换材料制备成本高、难以批量制备以及容易产生盐结晶降低使用时间的问题。本发明是以海绵类材料为基体,碳化后的农业垃圾为光吸收体原材料,聚苯乙烯泡沫作为隔热层,制备光热转换材料。本工艺的优越之处是:材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易,可批量制备,还有着优良的抗盐结晶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对地表水、海水等蒸发冷凝后收集获得淡水,或直接利用太阳能蒸汽进行发电、灭菌,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通过介质改性提高对雨水中氮磷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460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1201218.2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介质改性提高对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针对现有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差的缺陷,通过壳聚糖改性蛭石以及系统工艺参数的优化来提高系统对氮磷的去除能力。该技术将改性后的蛭石与土壤河沙按比例混合,以水力负荷为2m/d,每48h布水一次,一次进水3h,落干45h,土层厚度为70~100cm,在土层下30cm处以2:1的比例分段进水,在该工艺条件下实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氮磷污染物的达标处理。总体而言,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

    一种通过介质改性提高对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46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201218.2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介质改性提高对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针对现有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差的缺陷,通过壳聚糖改性蛭石以及系统工艺参数的优化来提高系统对氮磷的去除能力。该技术将改性后的蛭石与土壤河沙按比例混合,以水力负荷为2m/d,每48h布水一次,一次进水3h,落干45h,土层厚度为70~100cm,在土层下30cm处以2:1的比例分段进水,在该工艺条件下实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氮磷污染物的达标处理。总体而言,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

    一种模块化双翼式智能吸油船

    公开(公告)号:CN1152336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78578.X

    申请日:2022-09-05

    Inventor: 王辉 刘阳 卞兆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双翼式智能吸油船,属于环境技术领域。该用于水面溢油回收的模块化双翼式智能吸油船,包括双翼式船体,船头内侧设置水面油膜聚集装置,船尾处设有水下分体式驱动装置,两船体间由船体支撑梁连接并设有循环吸油装置及调节其上下、前后及不同角度的多维度智能调节系统,船体支撑梁下方设置溢油存储装置,循环吸油装置通过传输滚轮带动吸油海绵转动吸附漏油,然后在海绵原位再生单元挤压下将吸附的油品回收实现吸油海绵的原位再生,循环吸油装置上方设太阳能动力系统为整个吸油船提供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智能吸油船自动化程度高、运行适应能力广、抗冲击性能强、连续作业能力强、吸油海绵利用率高,有益于实现溢油回收。

    一种环境友好型带有抗结晶槽的高效界面三维碳基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3509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07969.5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效率高、重复性好且对环境友好的带有抗结晶槽界面三维碳基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光热转换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利用农林废弃物秸秆类为原材料,利用其本身的输水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制备的光热转换材料兼具输水和保温作用,具有高效的水汽蒸发效率、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可应用于各种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以地表水、苦咸水和污水等作为待蒸发液冷凝后收集获得可直接饮用水,或直接利用太阳能蒸汽进行发电、灭菌和制备光热电机和光热旋转器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