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表水系的栅格DEM模型差分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822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44019.3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表水体的栅格DEM模型差分计算方法。根据河道测绘的河道底坡与河道堤岸的高程数据,从河道底坡及河道堤岸的真实情况出发,对反映水系特貌的区域,做精细化处理。河道底坡采用纵断面局部高程变化曲线拟合方法进行加密处理,河道堤岸由等高线及其坡度与实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构建出能反映河道底坡与河道堤岸真实状况的高精度城市地表水系DEM。

    基于城市用地和竖向规划的不连续DEM分类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0837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45262.7

    申请日:2014-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6 G06F17/30241

    Abstract: 一种基于城市用地和竖向规划的城市地表分类别不连续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方法,属于市政工程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叉领域。从内涝仿真模型构建的需求出发,基于城市用地和竖向规划的原则,将城市地表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各类别又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对象;对所有类别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或矢量对象数据库;对各类别地表的对象通过不同的插值计算方法构建任意精度的栅格数字高程模型;依次无缝组合及叠加各种类别的栅格DEM模型并最终获得整个地表的全局数字高程模型。克服了常规城市地表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地表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对象,将各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分离,构建了符合真实地表特征的不连续DEM模型。

    基于城市竖向规划的建筑地物分层DEM模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77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9021.X

    申请日:2014-04-14

    Abstract: 本研究涉及一种基于城市竖向规划的建筑地物分层DEM模型制作方法,通过二维地图里等高线和控制点提供的地形的高程信息和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几何形状来构建建筑地物DEM模型,能更直接的显示建筑地物的三维模型,增加地物显示的真实性。以城市建筑底部特征值作为基准点及各DEM网格点平面坐标构建建筑底部表面三角网格,通过分块线性内插法和加权平均法求得DEM中建筑物底面的待定点的高程,利用建筑各点的高度值求得建筑侧面表面DEM,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的原理建立建筑顶面表面DEM,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建筑地物DEM模型,从而克服了传统地形中等高线对建筑地物的描述,能更精确的表现城市建筑三维立体特征,从而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

    基于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DEM的流域汇水范围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52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17494.1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DEM的流域汇水范围制作方法,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构造过程涉及:以初始的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汇水流域高精度DEM为初始输入;利用二维圣维南方程对立交桥区进行二维地表漫流模型演算;根据重新定义了基于栅格单元流量的单流向法D8法确定栅格单元水流方向;不断扩大计算范围,利用试算外包线找寻不同暴雨情景下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汇水流域范围;实现了不同暴雨情景下,下凹式立交桥区汇水流域范围实时动态变化的计算机过程模拟,形象、真实、直观且准确。由于下凹式立交桥内涝积水灾害频发,该方法能够为构建下凹式立交桥改造及规划设计模型提供数据依据,因此,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城市地表水系的栅格DEM模型差分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822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144019.3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表水体的栅格DEM模型差分计算方法。根据河道测绘的河道底坡与河道堤岸的高程数据,从河道底坡及河道堤岸的真实情况出发,对反映水系特貌的区域,做精细化处理。河道底坡采用纵断面局部高程变化曲线拟合方法进行加密处理,河道堤岸由等高线及其坡度与实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构建出能反映河道底坡与河道堤岸真实状况的高精度城市地表水系DEM。

    基于DEM的城市道路渠网化排水通道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74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9299.7

    申请日:201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EM的城市道路渠网化排水通道制作方法,属于市政工程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叉领域。本专利从内涝仿真模型构建的需求出发,基于城市道路的高精度DEM模型,将城市道路矢量面层区域划分为高精度的规则网格,并于交点处生成节点矢量图层;通过道路DEM提取节点地面高程值,沿道路中线,选择节点并拟合道路纵断面曲线方程;计算拟合道路纵断面曲线的斜率,依据设定阀值选择道路纵断面特征地形点;依据道路纵断面特征地形点划分道路渠网断面;依据地形特征提取算法,选择道路各断面的特征点,最终实现一维道路渠网化排水通道的构建。方法快速、准确地构建出与道路地形变化相符的一维排水渠道,在满足水力模型模拟精度的要求下,将极大地简化城市防涝规划调整工作的开展。

    城市24小时长历时暴雨强度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28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2220.X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一种城市24小时长历时暴雨强度的确定方法,从暴雨强度公式的数据记录开始,原始数据记录为纸质的自记雨量计记录,通过计算机矢量化技术对自记雨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标准化原始数据,进而得到适当的降雨数据,采用兼顾市政排水,水利排涝,内涝防治的采样方法,应用符合本地区的降雨概率分布的理论频率分布曲线进行频率分析,对于频率分布得到的结果采用多种计算方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优选出误差最小的参数。新推求的暴雨强度公式在表现市政排水,水利排涝,内涝防治三套子系统的设计降雨之间的关系尤为突出,不仅为城市雨水排除规划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更可从根本上解决市政和水利设计标准意义不匹配的问题。

    基于水力模型构建需求的排水管网数字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741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3959.0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力模型构建需求的排水管网数字化处理方法,属于市政工程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交叉领域。本发明从水力模型构建的需求出发,将标准CAD矢量数据的GIS化操作进行大量简化,主要操作步骤均通过计算机自动实现,并且配合查错机制,及时验证原始数据的错误,保证管网系统的数字化处理过程准确、快速地实现。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极大简化了传统处理方法需人工输入的数据量,且仅需通过确定管段的流向信息,取消了管段上下游节点号输入的繁复工作,同时,考虑了各个步骤的可操作性,仅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简易操作即可实现,无需借助复杂的程序编程,保证了本发明的可实施性。

    基于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DEM的流域汇水范围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17494.1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DEM的流域汇水范围制作方法,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构造过程涉及:以初始的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汇水流域高精度DEM为初始输入;利用二维圣维南方程对立交桥区进行二维地表漫流模型演算;根据重新定义了基于栅格单元流量的单流向法D8法确定栅格单元水流方向;不断扩大计算范围,利用试算外包线找寻不同暴雨情景下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汇水流域范围;实现了不同暴雨情景下,下凹式立交桥区汇水流域范围实时动态变化的计算机过程模拟,形象、真实、直观且准确。由于下凹式立交桥内涝积水灾害频发,该方法能够为构建下凹式立交桥改造及规划设计模型提供数据依据,因此,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水利工程中隧洞开挖光面爆破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84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99340.4

    申请日:2014-03-18

    Abstract: 一种水利工程中隧洞开挖光面爆破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水工隧洞在隧洞爆破施工中经常暴露出炮孔残痕率低、超欠挖较多,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隧洞开挖过程中,采用激光指向仪控制轴线,按照炮孔布置图测设炮孔位置;风钻造孔,周边孔孔距小于最小底抗线,孔距弧线距离为40~60cm,周边孔孔深2~3m;周边孔采用不耦合装药,不耦合系数为1.2;周边孔采用间隔装药工艺、导爆索引爆,炸药用量控制在150~250g/m。本发明能提高炮孔残痕率,使开挖轮廓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大程度保障围岩的稳定,减少补炮、装碴、出碴、初期支护时间,减少二次衬砌费用,是保证隧洞开挖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