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246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04993.9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9K19/34 , C07D2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的三唑类棒状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结构如下述通式所示:其中,R为烷基、烷氧基、烷基环己基、烷基苯、烷氧基苯、对酯基烷基苯、对酯基烷氧基苯、烷基苯乙炔和烷氧基苯乙炔中的任一种。本发明制备的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可用于诱导蓝相、拓宽蓝相液晶温域,也可以用于液晶材料的混配,增加混晶材料的相应速率,提高液晶的光电各项异性,亦可用于液晶分子取向材料、PDLC薄膜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483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52135.5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全反射功能的可调控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含两种体系,体系一是在向列相液晶中添加手性化合物、紫外吸收染料、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引发剂;体系二是在向列相液晶中添加与体系一中手性相反的联萘基偶氮苯分子。本发明首先用体系一制备出一种具有宽波反射功能的液晶薄膜然后将这种宽波反射功能液晶薄膜与体系二的手性可调的联萘基偶氮苯分子相结合,制备出在可见-近红外波段内紫外光可调控的具有全反射功能的胆甾相液晶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器件克服了反射波段窄,不可调控等缺点,且所制备的薄膜器件可用于建筑节能以及彩色显示等领域,制备工艺简单,器件稳定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4794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4224.7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本发明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组成包括:0.01wt%~1wt%的金属纳米粒子和80wt%~99wt%的离子液体电解质;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100wt%金属纳米银,或者10wt%~90wt%金属银与其它金属混合的纳米粒子。本发明主要是在离子液体中直接制得银纳米粒子,制得的银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正电荷,其中离子液体既作为银纳米粒子保护剂同时又可作为电解质,这样就避免了其它多余的稳定剂和电解质的加入,既大大简化了整个电致点色材料的制备,提高了金属银的稳定性,同时整个电致变色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本发明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潜在的商业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58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39807.8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手性化合物、可聚合单体、向列相液晶和光引发剂按比例混合后,灌入液晶盒中,紫外光照射形成胆甾相聚合物薄膜;2)胆甾相聚合物薄膜在非极性溶剂中浸泡洗去未反应的小分子液晶,然后再灌入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得到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可反射两个波段的光,可以覆盖500~2000nm的波长范围。该薄膜具有良好的记忆效应使得其在可调光学滤光片、可调的多模式激光防护、防伪、液晶显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076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77073.2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功能材料及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功能材料包括电致变色液晶小分子和离子液体电解质,其中所述电致变色液晶小分子中含有二苯乙炔类液晶分子。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由两个透明电极及夹在它们之间的电致变色功能层组成,该电致变色功能层的材料为所述电致变色功能材料。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功能材料具有性能稳定、室温下粘度小、易与其他材料均匀混合、电场下可逆性好、商业易获得等优点;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具有性能稳定,响应时间短,制备工艺简单,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有望应用于电致变色显示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58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410339807.8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手性化合物、可聚合单体、向列相液晶和光引发剂按比例混合后,灌入液晶盒中,紫外光照射形成胆甾相聚合物薄膜;2)胆甾相聚合物薄膜在非极性溶剂中浸泡洗去未反应的小分子液晶,然后再灌入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得到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可反射两个波段的光,可以覆盖500~2000nm的波长范围。该薄膜具有良好的记忆效应使得其在可调光学滤光片、可调的多模式激光防护、防伪、液晶显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076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77073.2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功能材料及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功能材料包括电致变色液晶小分子和离子液体电解质,其中所述电致变色液晶小分子中含有二苯乙炔类液晶分子。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由两个透明电极及夹在它们之间的电致变色功能层组成,该电致变色功能层的材料为所述电致变色功能材料。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功能材料具有性能稳定、室温下粘度小、易与其他材料均匀混合、电场下可逆性好、商业易获得等优点;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具有性能稳定,响应时间短,制备工艺简单,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有望应用于电致变色显示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3019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47149.7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D239/26 , C07D239/34 , C09K19/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26 , C07D239/34 , C09K19/3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啶类高双折射率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为烷氧基、烷基苯基、烷氧基苯基、烷基苯乙炔基、烷氧基苯乙炔基中的任一种;X为苯基、苯乙炔基、联苯基、联苯乙炔基中的任一种。该化合物具有较长的π-电子共轭体系,端基引入异硫氰基基团,偶极矩和粘度较氰基低,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电压保持率,且内部分子相互作用弱,不会形成二聚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双折射率,是性能优良的液晶材料和光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26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32517.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IPC: C09K19/32 , C07C22/08 , C07C17/266 , C07C255/54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C25/24 , C07F7/08 , C07C15/58 , C07C1/32 , C07C43/225 , C07C43/205 , C07C41/30 , C07C41/18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系列高双折射率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晶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代表烷基苯基或烷氧基苯基;R2代表氰基苯基、三氟甲苯基、硫氰基苯基、2-氟-氰基苯基或2-氟-三氟甲苯基。该化合物端基具有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具有较大的光学各向异性,较高的双折射率和电阻率,较低的粘度,添加至混合液晶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合液晶的综合性质,提高混晶的稳定性,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47947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510524224.7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本发明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组成包括:0.01wt%~1wt%的金属纳米粒子和80wt%~99wt%的离子液体电解质;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100wt%金属纳米银,或者10wt%~90wt%金属银与其它金属混合的纳米粒子。本发明主要是在离子液体中直接制得银纳米粒子,制得的银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正电荷,其中离子液体既作为银纳米粒子保护剂同时又可作为电解质,这样就避免了其它多余的稳定剂和电解质的加入,既大大简化了整个电致点色材料的制备,提高了金属银的稳定性,同时整个电致变色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本发明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潜在的商业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