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2906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048535.9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诊断和声动力治疗的微泡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泡制剂以玫瑰红长链化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为壳层材料,内部填充气体,具有超声成像,超声定位爆破和超声刺激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可进行肿瘤成像和治疗。其中药物的合成以及微泡的制备方式有效提高了微泡的载药能力,定位的超声对微泡的定点击破大大增加了肿瘤部位的药物摄取;超声成像与治疗的结合实时观察肿瘤状况。该制剂可以有效地增加诊疗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3740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1113966.6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剂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吸附放射性稀土元素镥离子,并在表面包覆血小板膜。该制剂使用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可以用于光声成像,在实时监测诊疗制剂的同时,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产生能量从而提高温度杀伤肿瘤细胞,进行光热治疗。同时,具有放射性的稀土元素镥离子还可以实现SPECT成像以及放疗的功能。而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血小板膜可以显著提高对肿瘤组织的识别力,实现靶向肿瘤的功能。此外,该纳米诊断治疗制剂的生物安全性高,对肿瘤的靶向性好,制备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将其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90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15044.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71 , A61K41/0057 , A61K41/0061 , A61K4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诊断治疗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剂内部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介孔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吸附光动力药物,表面包覆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血小板膜。该材料使用的介孔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可以用于光声成像,在实时监测诊疗制剂的同时,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产生能量从而提高温度杀伤肿瘤细胞,进行光热治疗。同时,吸附的光动力药物还可以实现光动力治疗的功能。而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血小板膜可以显著提高对肿瘤组织的识别力,实现靶向肿瘤的功能。此外,该纳米诊断治疗制剂的生物安全性高,对肿瘤的靶向性好,制备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将其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49263.4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质体纳米粒子药物载体及其诊断治疗制剂和制备方法。该载体是由荧光两亲性分子和含硅复合脂质体掺杂水化自组装形成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所述荧光两亲性分子是以丙三醇骨架结构为核心、键连疏水长链和荧光基团形成的化合物;所述含硅复合脂质体由含硅的无机前体、疏水脂质链以及将二者偶联的连接基团组成;含硅复合脂质体的含硅的无机前体水解缩合形成无机硅酸盐网状结构分布于囊泡的表面。以该载体包载药物制备的诊断治疗制剂具有高稳定性并结合了pH值、光热响应两种药物控释机制,并增强了荧光基团的稳定性;将化疗和光热治疗相结合,有效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290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48535.9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诊断和声动力治疗的微泡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泡制剂以玫瑰红长链化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为壳层材料,内部填充气体,具有超声成像,超声定位爆破和超声刺激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可进行肿瘤成像和治疗。其中药物的合成以及微泡的制备方式有效提高了微泡的载药能力,定位的超声对微泡的定点击破大大增加了肿瘤部位的药物摄取;超声成像与治疗的结合实时观察肿瘤状况。该制剂可以有效地增加诊疗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90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0049263.4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质体纳米粒子药物载体及其诊断治疗制剂和制备方法。该载体是由荧光两亲性分子和含硅复合脂质体掺杂水化自组装形成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所述荧光两亲性分子是以丙三醇骨架结构为核心、键连疏水长链和荧光基团形成的化合物;所述含硅复合脂质体由含硅的无机前体、疏水脂质链以及将二者偶联的连接基团组成;含硅复合脂质体的含硅的无机前体水解缩合形成无机硅酸盐网状结构分布于囊泡的表面。以该载体包载药物制备的诊断治疗制剂具有高稳定性并结合了pH值、光热响应两种药物控释机制,并增强了荧光基团的稳定性;将化疗和光热治疗相结合,有效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37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13966.6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225 , A61K41/0052 , A61K49/221 , A61K51/02 , A61K51/04 , A61K51/1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肿瘤诊断治疗联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剂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吸附放射性稀土元素镥离子,并在表面包覆血小板膜。该制剂使用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可以用于光声成像,在实时监测诊疗制剂的同时,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产生能量从而提高温度杀伤肿瘤细胞,进行光热治疗。同时,具有放射性的稀土元素镥离子还可以实现SPECT成像以及放疗的功能。而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血小板膜可以显著提高对肿瘤组织的识别力,实现靶向肿瘤的功能。此外,该纳米诊断治疗制剂的生物安全性高,对肿瘤的靶向性好,制备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将其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9636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713055.0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型药物控释功能的诊断治疗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制剂以聚吡咯纳米粒子为核心,外部修饰环糊精‑化疗药物复合物和靶向基团,具有多重刺激响应型药物控释、光声成像、化疗和光热联合治疗的效果。该制剂同时结合了pH值、明胶酶、光热响应三种药物控释机制,提高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的选择性;将成像和治疗相融合,可以实时监测制剂的体内分布,引导光热治疗时激光照射的位置、功率和时间;将化疗和光热治疗相结合,有效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该复合制剂有效增加了诊疗效率,改善药效,降低了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5935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918574.0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广播帧头获得方法,能够适应宽信噪比范围内帧头同步,并且易于匹配滤波器硬件实现。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帧头长度,基于多层m序列获得卫星广播帧头,能够适应宽信噪比范围内帧头同步,适用于面向不同接收口径天线的卫星广播信号传输;并且可以避免雨衰、由于相对运动而带来的卫星指向不准带来的信噪比损失,接收信噪比具有很大的动态范围。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多层m序列结构获得卫星广播帧头,显著降低了硬件实现复杂度,易于匹配滤波器硬件实现,获得的帧头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能够被快速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07596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13055.0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型药物控释功能的诊断治疗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制剂以聚吡咯纳米粒子为核心,外部修饰环糊精-化疗药物复合物和靶向基团,具有多重刺激响应型药物控释、光声成像、化疗和光热联合治疗的效果。该制剂同时结合了pH值、明胶酶、光热响应三种药物控释机制,提高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的选择性;将成像和治疗相融合,可以实时监测制剂的体内分布,引导光热治疗时激光照射的位置、功率和时间;将化疗和光热治疗相结合,有效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该复合制剂有效增加了诊疗效率,改善药效,降低了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