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和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174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94538.0

    申请日:2025-04-21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通信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时钟分配模块、通信总线和按预设顺序与通信总线电连接的多个通信模块;首个通信模块与时钟分配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向时钟分配模块发送基准时钟信号;除首个通信模块的其余所有通信模块与时钟分配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时钟分配模块同步转发的基准时钟信号;通信模块根据基准时钟信号,确定对应的预设时间分区,在对应的预设时间分区,向通信总线发送输出信号;通信模块按预设顺序设置对应的预设时间分区,各通信模块对应的预设时间分区无重叠。防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信模块同时向通信总线发送信号,导致通信总线发生通信阻塞,保证了通信模块的通信周期的准确性。

    一种二取二安全输出电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7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019477.9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取二安全输出电路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低频控制单元、低频光耦驱动电路、低频开关电源电路、高频控制单元、高频光耦驱动电路以及高频开关电源电路;所述低频控制单元、所述低频光耦驱动电路、所述低频开关电源电路、所述高频光耦驱动电路以及所述高频开关电源电路依次连接,所述高频控制单元与所述高频光耦驱动电路连接。本发明通过搭建频率差距较大的两级输出电路,形成与逻辑输出关系来杜绝因故障或干扰导致单一频率作用在电路中产生的危险输出,提高安全输出电路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CAN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50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74743.0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轨道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CAN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当CAN0或CAN1通道任何一个数据包数大于0,通过比较CAN0包数与CAN1包数检测CAN通道通信,并收取数据;对收取的数据识别CAN ID流水号,并与想要收取流水号进行比较;根据流水号比较结果进行数据包接收。本公开设计充分利用了两条CAN通道通信的冗余作用,分别识别冗余通道中同一种数据的CAN ID流水号,与想要收取该种数据流水号进行比较,正确则收入,判断异常作扔包或保留处理。充分利用了冗余传输的作用,保证收入的每一包数据都是对两条通信通道里的数据进行过类型、流水号核查的,确保数据的准确和连续。

    一种二取二安全采集输入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7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296627.0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取二安全采集输入信号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为逻辑单元一和逻辑单元二采集信号前自检,然后逻辑单元一和逻辑单元二根据自检结果判断采集电路一和采集电路二的硬件是否故障,若故障,则导向安全报告错误,若无故障,则输出单元输出输入信号,保护电路一和保护电路二分别接收输入信号,然后采集电路一从保护电路一中采集输入信号,采集电路二从保护电路二中采集输入信号。本发明使用自检功能可以检测输入硬件电路故障;使用二取二安全输入系统,提高安全输入电路系统的安全性;使用多频率脉冲激励动态采集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使用可编码的脉冲激励可以实时检测硬件电路故障,保障时效性,又提高了可读性。

    跨板隔离电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58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39847.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板隔离电路,所述跨板隔离电路包括:硬件上相互独立的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上中设有第一隔离单元,所述第三电路上中设有第二隔离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单元通过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单元。本发明的跨板隔离电路提高了长距离跨板模拟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并具备板间信号隔离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本发明采用LVDS接口对提高板间数字信号传输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升效果显著。

    一种具有双主控模块的安全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69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6592.6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主控模块的安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副主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与副主控模块通过内部安全总线进行通信;主控模块用于与副主控模块以及多个第一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并根据交互数据,执行第一类控制功能;副主控模块用于与主控模块以及多个第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并根据交互数据,执行第二类控制功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主控模块分担算力,有效提高安全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增强了处理通信数据的实时性,主控模块以及副主控模块两者功能划分清晰明确,降低了软件复杂性,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安全计算机系统的故障概率。

    一种信号源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47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3809.3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源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光纤KVM操作端的信号源切换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切换编码,并将第一切换编码发送至光纤KVM主机端;接收光纤KVM主机端反馈的第二切换编码,并根据第一切换编码和第二切换编码进行编码一致性校验;根据一致性校验结果向光纤KVM主机端发送信号源远程控制指令。应用于光纤KVM主机端的信号源切换方法包括:接收光纤KVM操作端发送的第一切换编码,并根据第一切换编码确定信号源信息;根据信号源信息确定第二切换编码,并将第二切换编码发送至光纤KVM操作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的进行信号源切换,从而提高计算机设备远程控制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光纤KVM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二取二安全采集输入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7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296627.0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取二安全采集输入信号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为逻辑单元一和逻辑单元二采集信号前自检,然后逻辑单元一和逻辑单元二根据自检结果判断采集电路一和采集电路二的硬件是否故障,若故障,则导向安全报告错误,若无故障,则输出单元输出输入信号,保护电路一和保护电路二分别接收输入信号,然后采集电路一从保护电路一中采集输入信号,采集电路二从保护电路二中采集输入信号。本发明使用自检功能可以检测输入硬件电路故障;使用二取二安全输入系统,提高安全输入电路系统的安全性;使用多频率脉冲激励动态采集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使用可编码的脉冲激励可以实时检测硬件电路故障,保障时效性,又提高了可读性。

    一种二取二安全输出电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718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019477.9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取二安全输出电路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低频控制单元、低频光耦驱动电路、低频开关电源电路、高频控制单元、高频光耦驱动电路以及高频开关电源电路;所述低频控制单元、所述低频光耦驱动电路、所述低频开关电源电路、所述高频光耦驱动电路以及所述高频开关电源电路依次连接,所述高频控制单元与所述高频光耦驱动电路连接。本发明通过搭建频率差距较大的两级输出电路,形成与逻辑输出关系来杜绝因故障或干扰导致单一频率作用在电路中产生的危险输出,提高安全输出电路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CAN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5012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74743.0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轨道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CAN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当CAN0或CAN1通道任何一个数据包数大于0,通过比较CAN0包数与CAN1包数检测CAN通道通信,并收取数据;对收取的数据识别CAN ID流水号,并与想要收取流水号进行比较;根据流水号比较结果进行数据包接收。本公开设计充分利用了两条CAN通道通信的冗余作用,分别识别冗余通道中同一种数据的CAN ID流水号,与想要收取该种数据流水号进行比较,正确则收入,判断异常作扔包或保留处理。充分利用了冗余传输的作用,保证收入的每一包数据都是对两条通信通道里的数据进行过类型、流水号核查的,确保数据的准确和连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