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墙体砌筑灰缝厚度的铺浆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8385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90123.7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一种控制砌筑墙体灰缝厚度的铺浆工具,包括厚度与水平灰缝厚度相同且中间开有矩形槽(1a)的矩形底板(1)、安装于底板底面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卡砖卡条(6)、安装于底板顶面的进料框;矩形槽的宽度与两条卡砖卡条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进料框由两块侧板(7)、前挡板(9)和后挡板围合而成;在前挡板底部中间开设有槽口(9a),插板(10)从槽口插入到进料框内;后挡板位于矩形槽的槽口一侧,由向后下方倾斜的下部斜板(3)和上部立板(4)构成,在下部斜板后端设置有压浆条(2);在进料框内设置有导料斜板(8)。本发明可有效控制砌筑墙体时砖块之间的灰缝厚度、控制墙面垂直度、提高施工工效且使用方便。

    隔震层管道万向滑轮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9764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59002.8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隔震层管道万向滑轮支座,包括连接管组件、滑轮组件、阻尼器及上连接组件;连接管组件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槽;滑轮组件包括可旋转的底座及连接于底座的滑轮组,底座连接于连接管组件的下端;阻尼器安装于连接管组件内且其下端抵接于滑轮组件,阻尼器的上端藉由穿设于滑槽内的连接件固定于连接管组件;上连接组件包括角钢及可拆卸地连接于角钢上的铁抱卡,角钢固定于连接管组件的上端用于连接管道。该隔震层管道万向滑轮支座能实现任意方向的调节,因此配合管道软连接时能保证管道有效抵抗外力的破坏,使管道不被外力所折断,同时其结构简单,便于施工,操作安全、实用方便,可靠性高。

    一种破除钻孔灌注桩桩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43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73640.4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一种破除钻孔灌注桩桩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初凝前,在桩头部分埋置一组竖直插入的PVC管,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向PVC管中灌注会逐渐自发热膨胀的预裂浆料,预裂浆料必须在发热前灌入PVC管,灌注结束后将PVC管管口覆盖封堵,预裂浆料沿PVC管管身逐渐膨胀,利用预裂浆料的膨胀压力胀裂PVC管,使PVC管管身周围的混凝土胀裂,将桩头破碎,进而破除桩头。本发明方法采用埋置PVC管和灌注自发热膨胀预裂浆料的方法来破除桩头,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经济实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

    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用于双圆柱墩施工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5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41724.0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用于双圆柱墩施工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由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圆柱墩和与圆柱墩连接部分组成;所述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由基础、驱动装置、平台组件、标节立柱和控制单元组成;所述与圆柱墩连接部分由安装在标节立柱上的附着框、安装在圆柱墩上的抱箍以及两端分别安装在附着框和抱箍上起连接作用的附着杆组成;抱箍安装在圆柱墩上拉结附着杆后,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可沿标节立柱载人升降;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与爬模下吊平台水平对接;所述圆柱墩为双圆柱墩。本发明在双圆柱墩施工时,通过电动桥式脚手架平台载人升降;系梁及盖梁施工时,提供操作平台及圆柱墩外表面修饰作业,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混凝土喷淋养护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00292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267141.8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喷淋养护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喷淋主管、喷淋支管、智能止回阀及控制器;第一喷淋主管的一端沿楼面板布置且连接消防立管,其另一端伸出至施工爬架外并向上弯折;第二喷淋主管绕墙体四周设置并与第一喷淋主管的向上弯折的一端相连通,其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嘴;喷淋支管的底端与第二喷淋主管相连接并向上延伸,其顶端安装有第二喷嘴;智能止回阀设于第一喷淋主管或/和消防立管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智能止回阀的通断以实现第二喷淋主管、喷淋支管的喷洒及停止,由此实现对混凝土楼板及墙体的按时、按量喷水,提高混凝土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节省水资源,不需要人工现场洒水,从而节约人工及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