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607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126757.0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部存储与车辆的多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根据与所述多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之中的与至少一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来控制车辆的多个空调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空调装置,检测使车辆的多个空调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空调装置运行的预空调指令,在根据所述预空调指令使与所述预空调指令相关的所述至少一个空调装置的运行开始后,在检测到所述车辆的点火开启或电源开启的情况下,不管与所述多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如何,都进行根据所述预空调指令来使与所述预空调指令相关的所述至少一个空调装置的运行继续的执行指示。

    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21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529413.9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远程操作而使内燃机工作并进行车内的预空调的车辆中能够实现用户的便利性和车辆的安全性的平衡的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的控制系统。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的控制装置被应用于根据从远程控制器发送来的远程信号而使内燃机启动并进行车内的预空调的车辆中。该控制装置在根据远程信号开始车内的预空调时,将车辆的控制模式设定为使对于车辆的驾驶操作无效的控制模式即驾驶禁止模式。而且,当在车辆的控制模式被设定为驾驶禁止模式时,在远程控制器存在于车内的状态下检测到预定的解除操作时,该控制装置在使内燃机继续运转的同时解除驾驶禁止模式。

    空调控制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607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126758.5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检测车辆的点火或电源的关闭,并存储在所述车辆中检测到的所述关闭的时间;存储便携式信息终端通过与车辆的通信而获取的所述关闭的时间;检测使所述车辆的空调装置运行的预空调的预约指令;断有无所述预约指令;在判断为有所述预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车辆中检测到的所述关闭的时间和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通过与所述车辆的通信而获取的所述关闭的时间,进行所述空调装置的预空调控制的执行指示。

    车辆用手动空调的控制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40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141229.1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手动空调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10)包括手动空调(11)和根据来自车外的指示使手动空调执行远程空气调节的控制装置(30)。控制装置(30)根据远程空气调节的触发指示使空气调节风的目标吹风温度为最大温度并且使空气调节风的目标风量为最大风量来开始手动空调的工作,随着时间的经过使目标吹风温度朝向目标中间温度渐变并且使目标风量渐变下降。控制装置(30)在感测到用户上车时,将目标吹风温度和目标风量分别变更为上次下车时的设定吹风温度和设定风量。

    空调控制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07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26758.5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检测车辆的点火或电源的关闭,并存储在所述车辆中检测到的所述关闭的时间;存储便携式信息终端通过与车辆的通信而获取的所述关闭的时间;检测使所述车辆的空调装置运行的预空调的预约指令;断有无所述预约指令;在判断为有所述预约指令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车辆中检测到的所述关闭的时间和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通过与所述车辆的通信而获取的所述关闭的时间,进行所述空调装置的预空调控制的执行指示。

    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的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以及车辆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9263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0201265.8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的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车辆的控制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控制部构成为执行如下步骤:从车辆的用户使用的远程控制器接收包含车内的目标温度以及车辆的预定开始行驶时刻的远程信号;运算催化剂暖机时间,该催化剂暖机时间为预测为了使电加热式催化剂暖机至激活温度而所需的时间;运算预空气调节时间,该预空气调节时间为预测为了使车内的温度成为目标温度而所需的时间;如果催化剂暖机时间与预空气调节时间的合计时间为起动延缓时间以下,则在使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暖机完成之后使内燃机起动而开始车内的预空气调节,该起动延缓时间为从接收到远程信号的时间点至预定开始行驶时刻为止的延缓时间。

    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的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以及车辆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926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01265.8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的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车辆的控制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控制部构成为执行如下步骤:从车辆的用户使用的远程控制器接收包含车内的目标温度以及车辆的预定开始行驶时刻的远程信号;运算催化剂暖机时间,该催化剂暖机时间为预测为了使电加热式催化剂暖机至激活温度而所需的时间;运算预空气调节时间,该预空气调节时间为预测为了使车内的温度成为目标温度而所需的时间;如果催化剂暖机时间与预空气调节时间的合计时间为起动延缓时间以下,则在使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暖机完成之后使内燃机起动而开始车内的预空气调节,该起动延缓时间为从接收到远程信号的时间点至预定开始行驶时刻为止的延缓时间。

    车辆控制设备、车辆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和车辆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926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142317.9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设备、车辆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和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接收包含车厢内的目标温度和车辆的预期行驶开始时间的远程信号;当预测在预期行驶开始时间之前,车厢内的温度能按通过使用电热泵进行预热的第二空调模式升高到目标温度时,按第二空调模式进行车厢的预热,所述预热是基于远程操作的;和当预测在预期行驶开始时间之前,车厢内的温度不能按第二空调模式升高到目标温度时,按通过使用内燃机运转时产生的废热来进行预热的第一空调模式进行车厢的预热。

    空调控制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0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26757.0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部存储与车辆的多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根据与所述多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之中的与至少一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来控制车辆的多个空调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空调装置,检测使车辆的多个空调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空调装置运行的预空调指令,在根据所述预空调指令使与所述预空调指令相关的所述至少一个空调装置的运行开始后,在检测到所述车辆的点火开启或电源开启的情况下,不管与所述多个用户相关的空调控制设定如何,都进行根据所述预空调指令来使与所述预空调指令相关的所述至少一个空调装置的运行继续的执行指示。

    车辆用空调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687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680056130.4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在搭载于切换地设定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动的车辆的空调装置中,不追加检测冷却水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就能提高舒适性。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送风机(16),该送风机向车室内吹送空气;加热器芯(55),该加热器芯配置于供内燃机(50)的冷却水循环的循环路;旁通路(56),该旁通路使冷却水绕过加热器芯循环;切换装置(54),该切换装置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其中,第一模式是使冷却水在旁通路流动从而绕过加热器芯返回到内燃机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冷却水向加热器芯流动的模式;水温传感器(53),该水温传感器在在第一、第二模式这双方都流动有冷却水的部位检测冷却水的温度;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控制用水温数据来控制送风机的动作;以及第一、第二水温数据算出部,该第一、第二水温数据算出部算出第一、第二模式时的控制用水温数据。第一水温数据算出部基于在内燃机起动时检测出的冷却水的温度来算出控制用水温数据,第二水温数据算出部将比检测出的冷却水的温度低的温度设为控制用水温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