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300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671191.4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碰撞能量吸收装置(10)安装于车辆,吸收碰撞能量,其中,具备加压构件(30)、吸收构件(40)及引导所述加压构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21c),在所述吸收构件形成有供由所述引导部引导而移动的所述加压构件进入的孔(43),在碰撞时,所述加压构件由所述引导部引导,通过该加压构件的前端部一边剪切形成于所述吸收构件的所述孔的内壁一边向所述孔进入而吸收碰撞能量。

    渐进成形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0344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80016365.7

    申请日:2013-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1/005

    Abstract: 一种渐进成形方法,包括:将杆形工具压入工件内,并且在移动杆形工具时,一点点地拉伸工件,使得工件在成形之后的板厚相对于工件在成形之前的板厚减小的百分比在闭区间35%至40%的范围内。

    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30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0671191.4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碰撞初期的峰值载荷及其即刻之后的载荷下跌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碰撞能量吸收装置(10)安装于车辆,吸收碰撞能量,其中,具备加压构件(30)、吸收构件(40)及引导所述加压构件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21c),在所述吸收构件形成有供由所述引导部引导而移动的所述加压构件进入的孔(43),在碰撞时,所述加压构件由所述引导部引导,通过该加压构件的前端部一边剪切形成于所述吸收构件的所述孔的内壁一边向所述孔进入而吸收碰撞能量。

    渐进成形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034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6365.7

    申请日:2013-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1/005

    Abstract: 一种渐进成形方法,包括:将杆形工具压入工件内,并且在移动杆形工具时,一点点地拉伸工件,使得工件在成形之后的板厚相对于工件在成形之前的板厚减小的百分比在闭区间35%至40%的范围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